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6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81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502篇
内科学   291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1182篇
预防医学   506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460篇
  13篇
中国医学   594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肖雅  孙明  律娜 《安徽医学》2019,40(6):709-712
<正>口腔是全身寄居微生物密度最高、种类最多的区域之一。口腔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中以细菌为主~([1])。微生物感染不仅会引起感染性疾病,且可能与癌症有关~([2]),如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与宫颈癌等,提示微生物与肿瘤可能也存在病因学关系。故研究者对微生物与肿瘤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从微生物组中识别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以及肿瘤治疗对微生物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及皮试阳性的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20年2月上报的624份抗菌药物ADR报告,按照患者基本情况、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 发生时间、恢复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4例中有196例为皮试阳性,196例皮试阳性报告中女性(56.12%)多于男性 (43.88%),其中≤10岁的患者最多(38.78%);皮试阳性的症状以皮丘隆起、有伪足、红晕、瘙痒为主,皮丘的直径平均为1.88cm; 发生时间及恢复时间在16~30min多见。428例为使用药品过程发生ADR的患者,其中也是女性(58.18%)多于男性(41.82%),男女性别 比为1:1.39,以21~30岁年龄段的患者最多;以粉针剂静脉滴注发生ADR数量最多;品种头孢菌素最常见,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 累及的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0~30min占绝大多数(60.18%),恢复时间多以 16~30min。结论 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抗菌药物ADR的监测及详细上报工作,详细询问,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了解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旨在为其栽培及保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11年7~10月,用PSYPRO水势仪对16年龄蒙古扁桃的叶水势日变化、季节变化进行测定.结果 蒙古扁桃叶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V”字型曲线型,通常15:00时左右叶水势值达到一天中的谷低值.表层土壤水势日变化波动比较明显,其它层次变化相对稳定.结论 蒙古扁桃叶水势的日变化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R2 =0.362),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2 =0.302),与温度无相关性,且3者对叶水势的综合影响要高于单因子的影响.80 cm土壤水势与叶水势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2=0.553).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中土壤水势>叶水势>大气水势,形成水势梯度.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血透患者贫血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肾病科2004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疗的60多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主要血透患者的治疗.结论 进行性持续血透患者治疗纠正贫血免疫调节,营养支持,提高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5.
背景 胎儿鼻骨发育情况评估作为常规产前超声检查项目,是胎儿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的应用使得产前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检查范围更广、准确度更高,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鼻骨发育异常和染色体异常之间的相关性重新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目的 探讨胎儿鼻骨发育异常或与其他产前筛查高危因素结合在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以及CMA在胎儿鼻骨发育异常遗传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提示胎儿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的92例孕妇及胎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产检信息、遗传学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遗传学检测方法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结果 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染色体异常19例(20.7%),均为21-三体;CMA检出染色体异常25例(27.2%),包括21-三体19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6例。孤立性与非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胎儿相比,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颈项透明层(NT)增厚、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血清学筛查(MSS)高风险、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无创产前筛查(NIPT)高风险、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2种及以上产前筛查高危因素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均升高(P<0.05)。结论 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的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且与基因组变异有关;染色体核型分析、CMA结合其他产前筛查高危因素将有效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CMA的应用为产前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染色体变异信息,建议所有类型的胎儿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与CMA结合的遗传学检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通过激光指示光引导定位泪囊,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泪囊移位的方法。方法 对12例(12眼)经CT、MRI或泪囊造影后证实泪骨、鼻骨、或上颌骨鼻突骨折造成鼻泪管阻塞和泪囊移位,在局麻下激光指示光针于上或下泪小管进入泪囊,鼻内镜光源反复打开和关闭以观察指示光最靠近骨窗的最佳位置,切开相应鼻黏膜,做骨窗,然后顺势扩大鼻黏膜和骨窗口,准确找到泪囊后放入泪囊鼻腔引流支架。结果 12眼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采用上述方法均顺利完成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术中大大减少了手术探查寻找泪囊带来的鼻黏膜和骨组织过多的损伤,术中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鼻腔换药次数减少。结论 激光指示光引导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其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C7673T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原对照研究,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载脂蛋白B基因C7673T多态性,在110例脑出血患者和101名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1)脑出血组和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3和0.04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x2=6.263,p=0.012);(2)2组基因型分布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x2=5.951,p=0.051)。结论:载脂蛋白B基因C7673T的T等位基因同脑出血相关,可能该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8.
汉语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表现,也是树立新型的、平等的人才观、师生观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在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搭建好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真实、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作出清晰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使得师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实现汉语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耐药肺结核病人治疗的有效方案,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用利福喷汀+对氨基水杨酸+莫西沙星+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胸腺五肽,总疗程12个月。定期开展痰菌检查、拍摄X线片或CT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病人治疗前,对一线抗痨药物单药耐药率为16.24%、2种药物耐药率为42.74%、3种及以上药物耐药率为41.03%;疗程结束时,74例资料完整病人中,66例(89.19%)痰菌阴转,71例(95.95%)病灶较治疗前明显吸收;8例痰菌未阴转者,经调整抗痨方案,并延长治疗一年,其痰菌全部阴转;75例病人中除1例因合并症死亡未完成疗程外,其余74例均按医嘱完成了全程治疗,规范治疗率100.00%。结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拟定用药方案,可提高耐药肺结核病人的痰菌阴转率,促进肺部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休克急救中应用的疗效。方法:系统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46例我院收治的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率为78.26%,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86%,总有效率为88.37%。2组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患者收缩压均升高,治疗1 h后,治疗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时间增长,2 h内差异性进一步增大。用药后2组患者心率均降低,用药30 min后,2组患者平均心率比较,治疗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时间增长,2 h内差异性进一步增大。用药后2组患者尿量均升高,治疗2 h时2组患者尿量比较,治疗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类型的休克患者给予回阳救逆、救阴固脱、醒神开窍的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状态,联合现代医学的急救措施,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能提高治愈率,较单一中医或西医的方法都更具优势,临床上应重视中医药注射剂在院前急救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