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归芍康膝颗粒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RI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归芍康膝颗粒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RI疗效。方法:收集膝关节骨性骨关节炎患者42例,18例和24例患者服用归芍康膝颗粒剂分别于半年和一年前后行MRI检查。MRI观察包括关节囊积液、软骨下骨髓水肿、软骨破坏、滑膜增生及半月板损伤的程度。结果:关节腔积液量、软骨下骨髓水肿范围、软骨破坏程度得到控制或有好转占71.4%(30/42),仍有进展的为28.6%(12/42);半月板退行性改变程度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滑膜增生在治疗中得到控制占71.4%(30/42);进展和好转各占14.3%(6/42)。结论:归芍康膝颗粒剂可促进膝关节囊积液、软骨下骨髓水肿的吸收,延缓软骨的破坏、滑膜的增厚及半月板的退变。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特别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冠状动脉疾病(CAD)发生率倍增,约为正常人的50倍[1-4]。因血脂代谢紊乱对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起重要作用,为此,作者观察了46例患者的血脂改变以探讨SLE与CAD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魏崴  吴杰  纪伟  韩星  杨德新 《吉林医学》2010,31(28):4853-4854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大,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因此,近年来开展的腔内介入治疗以创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而得到血管专业人士的认可,并在临床得  相似文献   
14.
吴杰  魏崴  纪伟  韩星  杨德新 《吉林医学》2010,31(28):4856-4858
<正>颅外颈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是导致脑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文献报道约20%~25%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在西方国家脑卒中是人群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也是永久性致  相似文献   
15.
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性病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明  纪伟  陆双军 《江苏医药》2002,28(8):637-637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RA的炎症、免疫功能和血液系统间相互关系和影响 ,尤其是慢性病贫血与RA的发病及转归等日渐引起重视。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 ,我们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了 4 8例活动期RA患者 ,并测定了治疗前后血红蛋白 (Hgb)、血沉(ESR)、C反应蛋白 (CRP)等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RA病人 4 8例 ,均为我院风湿科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4 1例 ,年龄 2 6~ 74岁 ,平均 4 8岁 ,病程 1~ 16年 ,4 4例有轻到中度的贫血 (Hgb水平 ,女 80~ 117gm/L ,男…  相似文献   
16.
17.
肠道菌群多指生活在人体小肠、结肠和盲肠的细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基因数目超过人体100倍,是人体已知最 大的微生物群,与宿主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宿主与微生物组间的探索维度。 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负荷,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形成新的稳态,干扰疾病和治疗进程,并与个体所处 的生长发育时期、抗生素种类和使用时长有关。菌群多样性和特性的细菌种类可能影响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的恢复。此 外,粪菌移植和益生菌补充用于抗生素干扰后肠道菌群的恢复尚无明确证据。“粪菌”和“肠道菌群”不能完全等价、小样本量和 难以控制的混杂因素是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代谢组学的“归类”作用或将帮助解答上述问题。综上,本文就人体肠道菌 群与抗生素应用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5 778例疑似遗传代谢病患儿的尿液,经萃取、衍生后采用GC-MS技术检测132种代谢产物,通过遗传代谢病分析软件并结合实验室其他检测等进行诊断。结果 5 778例疑似患儿尿液样本中有1 100例(19%)有异常代谢产物,共有106例患儿被明确诊断出17种疾病,其中尿液中特征性指标异常的患儿80例、结合血串联质谱结果确诊26例患儿。80例尿液出现特征性指标异常的患儿中有机酸代谢障碍疾病患儿65例,确诊疾病11种;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患儿15例,确诊疾病3种;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33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2例、丙酸血症7例、戊二酸血症Ⅰ型7例、尿素循环障碍6例、β酮硫解酶缺乏症3例、乙基丙二酸血症2例、枫糖浆尿症2例、异戊酸血症2例、多种羧化酶缺乏症2例、酪氨酸血症Ⅰ型1例、2-羟基戊二酸血症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1例。结合血串联质谱结果确诊的26例患儿中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9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5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结论 GC-MS技术对有机酸代谢异常和部分氨基酸代谢异常诊断有特异性。GC-MS技术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多,但对疾病最终诊断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强化护理措施和持续改进,降低重症医学科的管路相关性感染。方法对管路相关感染进行登记监测,收集数据,感染管理科提供技术指导,分析感染原因,提出强化护理措施,并进行督查指导以持续改进。结果在实施强化护理措施后,重症医学科管路相关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率逐年下降。结论护理措施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强化,能够有效降低重症医学科病房的管路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首先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相关。许多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是细胞因子网络异常,故笔者就强直性脊柱炎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期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