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1例髌骨骨折采用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21例均获随访,骨折均满意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固定针松动、脱出、针尾刺痛、钢缆断裂及脱落等并发症。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15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新型髌骨内固定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操作简便有效、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损伤机制,伤情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于1998年10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脊柱多阶段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多节段骨折,相邻型33例(63.5%),非相邻型19例(36.5%),其中胸腰段损伤30例(57.5%),50例(96%)伴有神经损伤,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17例,C级15例。D级7例。E级2例,平均年龄38岁,延迟诊断19例。损伤原因以高处坠落(55.8%),交通事故(25%)为主。保守治疗28例,手术治疗24例,除7例行胸椎单纯减压以外,颈椎、胸腰段、胸椎均行切开减压并不同内固定器械固定。计有Orion1例。TSRH1例,Dick4例,SF2例,RF3例,AF2例,CD4例。固定椎体跨2节到4节不等。结果经过平均16.5个月随访。52例多节段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脊髓功能改善1级者21例,改善2级者11例,无改善者20例。其中FrankelA级11例,仅有2例有改善。结论多发性脊柱骨折发生率较低,易漏诊。伤情重,合并伤多,多伴有脊髓损伤,以青壮年男性多发。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是常见原因。损伤的康复取决于脊髓受伤程度,手术积极干预,对患者康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24.
探讨尿液临床检验的最佳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章小军  丁晓美 《中外医疗》2010,29(13):182-182,184
目的探讨找出一种适用于尿液临床检验的最佳方法。方法利用尿沉渣显微镜检法和尿分析仪干化学法的反应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和对1430例食用三鹿奶粉婴幼儿随机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尿沉渣显微镜检法和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在尿液常规检测中存在结果差异。结论尿沉渣镜检和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原理截然不同,所检测的标本结果亦有很大差异,二者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得出更好的检测结果。增强的新形势下,临床对实验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查是临床实验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尿常规检测的两种方法进行原理和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由于2种方法的原理不同从而造成实验结果不成对应关系,倘若仅仅根据尿分析仪检测数据来推断病人尿检的情况是片面的、荒唐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对于尿常规检测而言,2种方法相互结合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对其他患者早期诊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章小军 《微创医学》2011,6(1):15-18
目的探讨后路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特点及相关并发症处理,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应用椎间盘镜在棘突旁小切口建立工作通道管,经椎板间隙在显微内窥镜下环切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组织并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按Nakai O标准疗效评定,其中优12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术中硬膜囊撕裂1例,因静脉丛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1例,无神经根撕裂及切断发生。术后间盘摘除不全,并发马尾综合征1例,二次手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30 d,平均7 d。住院7~40 d,平均12 d。无1例切口感染。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27.
对20例单节段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经x线摄片及MRI检查排除骨折、脱位,行椎间盘摘除、无前方钢板的嵌片+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椎间融合器内自体髂骨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2个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4.9个月,复查x线摄片未见相关内固定并发症。此融合器为自稳型颈椎椎问融合器,内置自体髂骨,应用其行植骨椎间融合术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Ⅱ型齿状突骨折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分别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获3~24个月的随访,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均愈合和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适合治疗齿状突骨折ⅡB型,寰枢椎椎弓根钉适合ⅡC型.  相似文献   
29.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外伤的患者较以前明显增多,枢椎齿状突骨折从过去少见变得越来越常见。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上颈椎骨折的一种类型,占成人颈椎骨折的9%~15%[1]。齿状突骨折不仅可以导致寰枢不稳,而且不愈合率较高。我科  相似文献   
30.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小军 《安徽医学》2005,26(2):143-144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osteofascial compatament syndrome,AOCS)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好发于小腿、前臂、足等肌肉间室紧密的部位,大多伴有骨折,无骨折的软组织挫伤也可并发,处理不及时,会出现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者可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总结我科1995~2003年49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