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通过对"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环孢菌素A联合安雄、司坦唑醇口服,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生血方"中药,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中药可明显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NPL)早期颅内出血(ICH)的高危因素,建立预警评分系统。方法纳入1 281例ANPL成人患者(模型组)和378例成人患者(验证组),所有患者均随访12月。模型组数据归纳ICH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风险评分系统,验证组数据对风险评分系统进行验证(评分系统对验证组的每例患者进行评分,分为高、中、低风险),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多因素分析表明,ANPL早期ICH的独立危险因素为WBC≥30.00×10~9/L、FIB<2.92 g/L和PT≥12.91 s。用上述3个因素依据各自权重建立新的预警评分系统,该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95%CI:0.688~0.859)。验证组证实,该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559~0.872)。结论新建预警评分系统能较好预测ANPL早期ICH的发生,可指导临床及早识别潜在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3.
恶性实体肿瘤与白血病迭合,即两种疾病(癌症)先后或同时发生,是一种十分少见的临床类型,其预后很差,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Ⅲ。我院收治1例以伴NPMl基因突变的急性红白血病迭合原发肺癌患者,结合2005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探讨该病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氨磷汀在接受化疗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年龄≥60岁(组1)和〈60岁(组2)的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氨磷汀的副作用进行比较,了解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暂时性低血压为最常见的副作用,收缩压下降〉20mmHg在两组中发生率相当(分别为27.1%和28.8%,P〉0.05)。恶心和呕吐为第二大副作用,其发生率在组1中为10%,组2为20.8%(p〈0.05)。其它主观症状发生率两组相当。结论氨磷汀在接受化疗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应用是安全的。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26例,男8例,女18例,中位年龄29岁,均为本院2011—05~2012—05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ITP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近4月内均未输注血小板,均未予西药治疗。健康对照组选本院正常健康体检者35例,男13例,女22例,中位年龄27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ESHAP方案及GDP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ESHAP方案或GDP方案的复发性及难治性NHL患者51例,其中ESHAP方案组27例,GDP方案组24例,均接受2周期以上化疗,对比两种方案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ESHAP方案组CR 8例,PR 10例,SD 5例,PD 4例,总有效率为66.67%,GDP方案组CR 6例,PR 9例,SD 6例,PD 3例,总有效率为62.5%,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ESHAP方案组白细胞减少24例,血小板减少20例,胃肠道反应15例,肝功能异常10例;GDP方案组白细胞减少15例,血小板减少11例,胃肠道反应14例,肝功能异常15例;GDP方案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SHAP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SHAP方案及GDP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无明显差别,GDP方案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ESHAP方案低,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CAA患者的疗效。方法:将CAA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选取体检健康者20名为正常组。对照组以环孢素软胶囊联合安雄、司坦唑醇口服,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生血方"中药,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FN-γ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L-4下降不明显。结论:CAA患者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益肾生血方"可明显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为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1-2]。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具有疗程长、复发率高、易发生感染等缺点,且停药后仅10%-20%患者可长期缓解^[3];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液和脾切除术均不适用于老年患者^[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丽水地区2008年1月—2010年6月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892例,共输注红细胞1132例次。其中输注有效962例次,无效170例次。采用二元条件Lot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输血史(x2=81.49,P=0.00)、感染(X2=33.32,P=0.00)、肝脾肿大(x2=4.81,P=0.03)和恶性肿瘤(x2=105.7,P=0.00)与红细胞输注效果有关;二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史(OR=2.41,P=0.001)和恶性肿瘤(OR=2.86,P=0.00)是影响红细胞输注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有输血史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无效红细胞输注的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9岁。因乏力1个月余,于2012年3月2日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全身乏力,稍活动后即感双下肢酸软、气短难续,无其他不适。体检:T 38.5℃,BP 121/81 mmHg,R 20次/min,P 92次/min。贫血、消瘦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黏膜无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腹部、双肾检查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