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2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超声早期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儿童最为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之一,最早由希波克拉底描述,是指髋关节从浅的髋臼到股骨头脱位的一系列异常改变,包括髋臼发育不良、半脱位、髋不稳和髋关节脱位.婴儿在出生后3~6个月内,只要能获得诊断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就能保证髋关节正常发育而得到良好治疗效果;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则会发生不可复性的病理改变.DDH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当前,髋关节超声诊断已成为DDH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一期植骨外固定和灌洗修复下肢火器伤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7例下肢火器伤长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早期彻底清创,一期自体髂骨瓣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给予持续灌洗、抗生素治疗。结果:16例术后随访7-24个月,6-8周有骨痂形成,植骨与宿主骨愈合时间平均8个月,无骨不愈合发生。结论:外固定架在四肢长骨火器性损伤骨缺损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辅以自体髂骨植骨和术后持续灌洗可以一期修复伤口污染轻、软组织缺损少的火器性损伤。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不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险,仔椎板切除及保留脊柱后柱结构等术式,对1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访0.5~3年。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脊柱稳定性良好,优良率82%。结论:在治疗上针对性地选择不同术式,最大地保留脊柱后部结构,才能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多指脱套伤的治疗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多指脱套伤11例。结果 11例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经Ⅱ期分指术,伤指外形美观、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多指脱套伤,避免了一般皮瓣较臃肿的缺点,具有良好的伸展滑动性,术后手指成形美观。  相似文献   
25.
在1991~1995年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79例、占3.5%,其中住院治疗4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及下肢间歇跛行,平卧休息后征象减轻;X线特征性表现为软骨板后部弧状或切迹状凹陷缺损,边缘硬化,其后有一骨块突入椎管;CT扫描见椎体后缘类圆形或多囊状骨质缺损,可见Schmorl's结节,多伴有腰椎间盘突出。入院后均予综合康复治疗,9例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恢复;5例偶有疼痛;另33例无效者手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工作。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者虽多同时伴有椎间盘突出,但两者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26.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手术)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收到明显疗效.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显露方法是切除腰2~5推报,切开硬脊膜,选择性切断神经后根来.为了减少脊柱的损坏,硬脊膜的广泛敞开和术后瘢痕粘逐所引起的脊柱不稳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我们在动物解剖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推板节段开窗选择性神经后根束切断水,治疗儿童脑瘫12例,经6个月~12个月随访,痉挛解除显效率91.6%,下肢功能改善率100%,脊柱无畸形,X残片和CT扫描示脊柱、椎管无异常改变.节段推报开窗,系自L2-S1两侧,切除黄韧带和上1/2椎板,在前后根会合处切开硬脊膜,应用显微器械和技术选择神经后根切断.  相似文献   
27.
1990年以来,作者采用大腿前下部带蒂深筋股脂肪复合辩村垫于股四头肌与股骨之间,防止术后再粘连,并将关节持续被动运动理论引入术后治疗,应用于14倒膝关节僵硬,疗效满意.作者认为带蒂深筋股脂肪复会辩具有以下优点:①由于带蒂而具有血运,抗感染能力强.②带肌筋膜游离其筋膜面平滑脂肪较完整.③动物实验电镜观察无溶解吸收现象.④同一切。完成手术,手术方便损伤小,设计简单,切取方便,便于推广.采用此术式,既克服了无血供组织的缺点,减少感染及再粘连的初。会,并能改善股四头肌在股骨表面的滑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术后功能锻炼的疼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8.
29.
1992年2月~1996年8月,我们共收治皮肤撕脱伤138例,均一期治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73例,女65例;年龄9~61岁,平均41.5岁。车祸伤27例,挤压伤56例,绞轧伤55例。下肢伤70例,上肢伤68例。合并肌肉损伤、骨折以及骨关节、肌腱外露44例,伴有骨筋膜间隙综合征12例。创面最小6cm×2cm,最大63cm×15cm。受伤距手术时间1.5~10h,平均4.8h。1.2 治疗方法 清创后依据损伤情况行撕脱皮肤原位缝合54例,异位植皮37例(含肉芽创面植皮1例),将撕脱皮肤剔除脂肪达真皮层后原位再植27例,其它皮瓣转移20例(腹壁带蒂皮瓣修复3例,吻合血管皮瓣转…  相似文献   
30.
习惯性髌骨脱位矫治术的改进(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性髌骨脱位矫治术的改进(附12例报告)王吉波,张守亮,石宗义,程建高,张建军习惯性髌骨脱位常在膝关节发育不良的基础上发生,其局部表现为膝内侧软组织松弛薄弱,外侧软组织挛缩,股骨外髁发育差,移动性髌骨,久之发生退变性骨关节炎影响功能。自1988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