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血管新生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冠心合剂大、中、小剂量和空白组,每组10只,冠心合剂大、中、小剂量组以成人用药剂量的20、10、5倍剂量灌胃,共7天,末次灌胃后各组大鼠下腔静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采用体外培养HUVEC的方法,将HUVEC随机分为冠心合剂大、中、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bFGF对照组,加入含药血清24h后,通过MTT法、ELISA法和RT-PCR法观察冠心合剂对HUVEC的增殖率、bFGF含量及bF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冠心合剂大剂量组HUVEC增殖率、bFGF含量及bFGF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其作用不及bFGF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合剂能提高HUVEC增殖率,增加bFGF含量,促进bFGFmRNA表达,进而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中医耳穴疗法对住院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按照Pocock和Simon最小化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7例,行常规护理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3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入组当天和出院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并记录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降压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压、HAMA总分、精神性和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在干预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躯体性焦虑因子中改善明显的为失眠和焦虑心境(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中改善明显的为心血管、呼吸和感觉系统症状(P<0.05).结论 中医耳穴疗法有辅助降压、抗焦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赫小龙  祝光礼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69-1271
马凡综合征属于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患病率2~3/1万.病变主要累及中胚叶的骨骼、心脏、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最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常导致患者死亡.马凡综合征的患者发生主动脉夹层时多无血压升高,表现剧烈腹痛时常呈蜷缩体位,不易察觉骨骼异常而导致高误诊率.为提高马凡综合征的诊断水平,现报道1例表现急性胸腹疼痛的不全型马凡综合征的病例.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兔颈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损伤后对MCP-1、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损伤建立PTC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从术前3天开始冠心合剂各剂量组予相应剂量冠心合剂每日灌胃给药,分别于第2、4、6周处死动物,取手术侧颈动脉做标本,用RT-PCR法检测兔颈动脉MCP-1、C-myc mRNA的表达。结果:冠心合剂各剂量组MCP-1、C-myc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冠心合剂各剂量组MCP-1、C-myc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大、中、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合剂可抑制MCP-1、C-myc mRNA的表达,其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冠心合剂对PTCA损伤后再狭窄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MCP-1、C-myc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兔颈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损伤后对MCP-1、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损伤建立PTC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从术前3天开始冠心合剂各剂量组予相应剂量冠心合剂每日灌胃给药,分别于第2、4、6周处死动物,取手术侧颈动脉做标本,用RT-PCR法检测兔颈动脉MCP-1、C-myc mRNA的表达。结果:冠心合剂各剂量组MCP-1、C-myc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冠心合剂各剂量组MCP-1、C-myc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大、中、小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合剂可抑制MCP-1、C-myc mRNA的表达,其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冠心合剂对PTCA损伤后再狭窄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MCP-1、C-myc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6.
部分补虚类中药对血压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而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及美国JNC7中,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均相似,其发生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0%-20%。顽固性高血压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持续使用升高血压的药物,如非固醇类抗炎药物、口服避孕药、甘草等。西药引起的药源性高血压易于引起临床医生注意,中药方面的报道和研究易被忽视,且中国即将进人老龄化社会,老龄高血压患者临床呈增多趋势,老年人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故补虚药常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共12例,过伸型损伤10例,屈曲型损伤2例.均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片、MRI,9例加CT.影像资料显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5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6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三节段及以上椎间盘突出2例.前纵韧带损伤8例,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2例.影像学显示脊髓单节段损伤6例,双节段脊髓损伤4例,3节段及以上脊髓损伤2例.脊髓功能按Frank分级.A级1例,B级8例,C级3例.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8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同定植骨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51d-36月,平均6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前纵韧带、椎间盘或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脊髓出血、水肿、脊髓受压."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发病因素.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脊髓受压部位、程度、节段多少、椎管狭窄程度等选择前路或后路减压术式,存在"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应同时进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同定植骨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51d-36月,平均6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前纵韧带、椎间盘或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脊髓出血、水肿、脊髓受压."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发病因素.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脊髓受压部位、程度、节段多少、椎管狭窄程度等选择前路或后路减压术 ,存在"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应同时进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加侧块钢板内同定植骨融合术1例.结果 本组随访51d-36月,平均6月,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评定标准,Frank分级平均提高2级.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常伴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部分有前纵韧带、椎间盘或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脊髓出血、水肿、脊髓受压."一过性脱位"、颈椎不稳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发病因素.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根据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讨论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有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到我院进行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的患者共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别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和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和术后复位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指标参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7%),观察组术后复位总优良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痛感轻、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法,临床疗效明显好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术前充分准备及患者积极配合可以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9.
颅内病变与临床心电图关系过去虽有报道 ,但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收集了近 3年来的颅内病变 13 2例 ,就其心电图表现和发病机理略作讨论。1 资料与方法13 2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 ,其中男89例 ,女 43例 ,年龄 17~ 83岁 ,均经CT扫描明确诊断。用FCP - 2 2 0 1ECG机同时描记 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资料分 4组 :肿瘤组 17人 ,出血组 3 8人 (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 ,缺血组 5 4人(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 ) ,外伤组 2 3人。2 结果各组心电图改变见表 1。分析各组心电图改变的特征 ,主要为复极障碍 (ST下移 ,T倒置、低平或双向…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压力负荷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防治作用和心肌细胞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间质胶原的影响.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压力负荷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用苯那普利灌胃12周后,检测血压、左心室重量、微结构以及胶原含量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苯那普利可以减轻左心室重量,降低血压,减少胶原的增生,并使心肌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降低,微结构稳定.结论苯那普利可以防治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压和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从而减弱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