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1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268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711篇
综合类   1430篇
预防医学   467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436篇
  1篇
中国医学   492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目的定量研究敌敌畏中毒血液灌流吸附毒物的清除效率。方法采用HA230树脂吸附柱对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将灌流吸附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3%-96.6%,RSD为4.82%~5.99%。经HA230型树脂灌流吸附,血中敌敌畏清除效率为67.1%~84.7%。结论血液经HA230型树脂灌流吸附,能清除大部分毒物,迅速降低血中敌敌畏的浓度,对抢救重度敌敌畏中毒的危重病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MMP-9和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NSCLC中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和69.4%。腺癌中二者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鳞癌(P<0.05)。随肿瘤TNM分期增加而二者表达率增高,Ⅲ+Ⅳ期二者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MMP-9可作为判断肺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TIMP-1不是简单对MMP-9的局部升高起反应。  相似文献   
993.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液的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液的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出20名(ASAⅠ-Ⅱ级)乳腺癌患者,分别测定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FiB明显高于术前(P<0.01),APTT明显低与术前(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994.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等许多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病理过程,是肝病治疗中的一大难点。本课题组在既往工作(包括国家“八五”攻关)基础上,重点开展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临床研究采用严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及平行对照的方法,着重以活检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这一“金标准”进行疗效判断,同时结合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观察。经21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例(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6例,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系列扩增法(TRAP)检测了11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完全解后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端粒酶活性水平,对部分病例进行追踪观察,并与10例正常儿童骨髓MNCs端粒酶活性相比较。结果:正常骨髓MNCs具低水平的端粒酶活性,相对端粒酶活性范围2.6%-19.1%;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相对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40.4%-98%,完全缓解后其相对端粒酶活性为21.7%-60.1%,随缓解时间的延长,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结论:端粒酶激活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动态观察端粒酶活性水平,对估测病情、监测微小残留病可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双下肢闭塞性脉管炎 (脱疽 )患者男性 ,62岁 ,1 994年 1 0月初诊。患者因双下肢足跖远端溃烂再发 2个月而来诊 ,诊为双下肢闭塞性脉管炎 ,既往曾因足趾溃烂而行截趾。诊见双足趾全部缺失 ,跖部远端大片溃疡 ,伴恶臭异味 ,周围皮肤晦暗 ,足背踝部肤温较低 ,双足背动脉须推筋着骨方觉缓缓搏动于指下。左第一跖骨远端约1 / 3已暴露变黑坏死。本拟再次截肢至膝下 ,但患者未接受而行姑息疗法。局麻下切除第一跖骨。术后第三天 ,嘱自备高腰胶靴一双 ,取中药四妙勇安汤 (玄参、银花、当归、甘草 )、补阳还五汤 (生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  相似文献   
997.
我院于 2 0 0 0年 8月进行了 1例胰肾联合移植术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4岁。 2型糖尿病 8年 ,胰岛素替代治疗 2年 ,尿毒症 2年 ,腹膜透析 2年 ,合并脑梗死1 5年。供体 :脑死亡供体 ,男性 ,原位冷灌注 ,快速切取全胰、脾、十二指肠及两侧肾脏 ,附带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 ,低温保存。热缺血时间 5分钟 ,肾冷缺血时间 7小时 ,胰冷缺血时间 10小时。配型 :供受体均为A型 ,淋巴毒 8% ,PRA(群体反应性抗体 ) :Ⅰ类抗体 18% ,特异性抗体A8、B4 ;Ⅱ类抗体 0。供体 :HLA A、B、BW、DR ,A2 / 2 4、B4 6 / 6 1、BW 6 / …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对2例糖尿病性肾病,尿毒症患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术,胰腺外分泌引流应用膀胱引流式,免疫抑制剂应用OKT3+CsA MMF Pred四联序贯免疫抑制方案,应用小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抗凝治疗。结果:2例患分别于术后6和3小时血糖降至正常,停用胰岛素,血肌酐于术后5和4天恢复正常,1例出现伤口血肿和移植肾输尿管坏死,1例出现移植胰胰尾轻度胰瘘,结论:应注意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外科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查明西藏林芝地区是否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方法:选择有疫情报告地区,进行人间疫情调查;健康人群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山地针,阔叶混合林及山间平原的农田和居民区,用夹夜法调查小兽数量;采集捕获动物肺,血和牛,羊血清标本,检测汉坦病毒感染情况,血标本用金标免疫斑点渗滤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动物肺的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在西藏自然区防疫站疫情资料中,有该病记载的1976年工布江达县1例,1980年林芝县9例,检测林芝地区医院住院者18人,西藏高考学生357人和其他体检人员117人血标本,仅从2名林芝县,2名工布江达县,1名察隅县的高考学生和1名住院产妇中检出抗汉坦病毒总体抗和IgG荧光抗体,被检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22%,检测中华姬鼠等脊椎动物肺115只,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中华鼠1只,带病毒率0.87%,动物血抗汉坦病毒总体和IgG荧光抗体皆阳性的有中华姬鼠5只,高山田鼠1只,抗体阳性为5.22%,检测扣,羊310只血清,其中黄牛抗汉坦坦病毒总抗体阳性率0.85%(1/118),绵羊总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1.68%(3/179),结论:西藏林芝地区有HFRS散发病例,健康人群,中华姬鼠,高山田鼠,黄牛和绵羊中有汉坦病毒感染,证实了林芝县山地针,阔叶混合林及山间平原地带和工布江达县境域内存在着HFRS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羟丙茶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以及CAT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二羟丙茶碱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