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23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后,再进行改良三维实验对多重耐药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结果在体外药敏实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4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现象,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分别为环丙沙星(60.6%)、加替沙星(58.1%)、阿米卡星(43.6%)、左氧氟沙星(53.4%);其次是亚胺培南(56.4%)、头孢他啶(49.2%)、头孢哌酮/舒巴坦(40.7%)。三维实验结果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8株(25.0%),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菌7株(21.8%),同时产ESBLs+AmpC酶菌4株(12.5%)。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检测产金属酶菌5株(15.6%)。结论产ESBLs、高产AmpCβ2内酰胺酶和(或)碳青酶烯酶是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菌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62.
"疏肝合剂"超微饮片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疏肝合剂"超微饮片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疏肝合剂"超微饮片组80例和达英-35合异维A酸胶丸组80例,分别观察两个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同时入选正常人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并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 "疏肝合剂"超微饮片组和达英-35合异维A酸胶丸组有效率分别是81.3%和90.0%,两组比较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疏肝合剂"超微饮片组睾酮(T)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疏肝合剂"超微饮片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雄性激素等途径而达到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肝郁气滞及湿热内蕴型痤疮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为其发病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75例湿热内蕴型痤疮、87例肝郁气滞型痤疮以及70名健康对照组的TLR2 Arg753Gln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Arg/Gln+Gln/Gln基因型于肝郁气滞型为26.44%(23/87)、湿热内蕴型为41.33%(31/75)、健康对照组为12.86%(9/70),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753Gln的存在,增加了汉族人群肝郁气滞及湿热内蕴型痤疮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38岁.躯干、四肢起丘疹、结节1年.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血管增生,血管周围及胶原间可见少许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CD3、CD4、CD8、CD20、CD79、CD30阳性,Ki-67<10%.诊断:泛发型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65.
中药熏蒸治疗胸背部痤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痤疮常发生于面、胸背、肩等皮脂溢出过多部位,可出现粉刺、炎性丘疹、脓疱,重者出现结节囊肿,甚至瘢痕、窦道.发生于胸背部的痤疮,往往皮损多,分部面积广,且以炎性皮损为主,轻则留下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重者破溃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窦道.胸背部痤疮皮损面积广泛,治疗周期长,外用药物多有不便,且大面积用药可引起红斑、脱屑、干燥等刺激反应,患者不能坚持治疗.2002~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胸背部痤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养颜青蛾丸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衰老皮肤氧化应激及MMP-1、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小鼠皮肤衰老模型。造模过程中,实验组同时每天给予养颜青娥丸低、中、高剂量组等体积药物灌胃。连续给药42 d后,测定小鼠血清SOD、MDA和小鼠皮肤组织上清液中SOD、MDA含量、皮肤含水量、皮肤胶原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中MMP-1、MMP-3蛋白表达。结果养颜青娥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肤含水量、皮肤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血清和皮肤组织SOD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养颜青娥丸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和皮肤组织MDA含量、MMP-1、MM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养颜青娥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肤含水量,皮肤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血清和皮肤组织SOD含量,血清和皮肤组织MDA含量,MMP-1、MMP-3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颜青娥丸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损伤,下调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的表达,继而提高皮肤含水量,增加皮肤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从而延缓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温经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研究对象按1∶1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温经汤加减,对照组予口服达英-3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清睾酮水平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的丘疹、脓疱、脂溢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睾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粉刺、丘疹、脓疱、脂溢评分和血清睾酮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治疗宫寒血瘀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确切,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雄激素受体或是雄激素相关代谢途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68.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及其他所创立的相关学说的影响,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都发生过、发生着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本草纲目》的点滴研究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前炎症介质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寻常型痤疮患者的关联性,为汉族寻常型疮痤发病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RFLP技术研究了13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TNF-α-308 G/A基因型的分布以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发现寻常型痤疮组基因型GG(62.40%),GA(30.40%),AA(7.20%)的频率分布与对照组(80.90%,18.30%,0.8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A(22.50%)频率分布,寻常型痤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308 A等位基因的存在,增大了寻常型痤疮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紫花地丁对U14荷瘤鼠的抑制作用与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紫花地丁水提液、醇提液连续灌服荷瘤鼠13 d,取动物血清、胸腺、脾脏和瘤体,计算抑瘤率、胸腺和脾脏重量系数.放免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 -2)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和Bcl -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的表达.结果 紫花地丁水提大、小剂量组,醇提大、小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0.62%,34.00%,29.31%,35.33%;紫花地丁能提高U14荷瘤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紫花地丁可提高U14荷瘤鼠体内IL -2及TNF -α水平;降低瘤组织中突变型P53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论 紫花地丁对U14荷瘤鼠肿瘤组织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