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5篇
  免费   897篇
  国内免费   504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732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2299篇
内科学   1634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464篇
特种医学   7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1130篇
综合类   4258篇
预防医学   1779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1678篇
  27篇
中国医学   1815篇
肿瘤学   670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817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929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941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851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775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12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近年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 system based curriculum,OSBC)"的教学模式成为各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滨州医学院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接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养知识性、创新型与实用型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课程整合、英语教学调整、专业英语强化等措施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设一班、三班共74名学生为实验组,二班38名学生为对照组。选择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为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互动交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学生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微测试、不记名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其中包含病例分析题,记录并分析每组学生期末考试和病例分析题成绩。所有数据用SPSS 20.0处理,行t 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课后微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46),且期末考试中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26)。课前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内容了解程度和预习情况的评价上,实验组选择“良”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的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学能力评价中选择“良”的学生比例、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中选择“优”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所有项目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实验组学习兴趣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高于课前(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且有效,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依CT定位,穿刺碎吸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本身无止血作用,如操作方法不当,术中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再次出血病人预后极差,临床上应重视再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右上腹不适包块黄疸反复发作3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历简介孔凡民医师:病人女性,24岁。2005年3月5日入院。病人近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不适和黄疸,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并发现右上腹包块。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病来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发病时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体重无减轻。既往史:否认肝炎、胰腺炎和结核病史;否认疫区和草原牧区居住史。体格检查:T36·6℃,P72/min,BP135/75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膨隆,压痛阳性,可触及一20cm×10cm包块,质软,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ALT314U/L,ALP182U/L,TBIL144pmol/L…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常在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近四年来共收治4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现将对4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设计了一种新的可见滴数的一次性尿袋,不仅弥补了现用一次性尿袋的不足,还能节省能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设计方法一次性尿袋滴管的设计是关键结构,位于连接管与储尿袋之间,外型、大小、内结构同去掉调节平面结构的输液器滴管,滴管的外层材质要比它软(图1)。现用尿袋与一次性尿袋异同的比较(表1)。1.连接管2.固定挂索3.滴管(设计为15滴=1 ml)4.储尿袋(500 ml或1 000 ml)5.计量刻度6.排放积尿口7.活塞图1一次性尿袋表1一次性尿袋与现用尿袋比较项目连接管挂索长度滴管储尿袋刻度排口活塞现用型同10 cm无同50ml起同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人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TCI)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方法SICU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n=10):A组采用恒速输注咪达唑仑0.06 mg·kg-1·h-1镇静;B组采用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C组在BIS指导下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每30 min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深度,若Ramsay镇静评分小于或大于4分,则A组输注速率增加或减少0.02 mg·kg-1·h-1,B组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C组若BIS大于或小于70,则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B、C组均随机抽取30份2 ml动脉血样,测定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用偏离性和精密度评价TCI系统的性能。结果咪达唑仑TCI系统的偏离性为12.5%,精密度为22.5%。咪达唑仑实测血药浓度与Ramsay镇静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7(P<0.05)。镇静过程中C组Ramsay镇静评分4分所占比例(54%)高于A组(28%)和B组(40%)(P<0.01)。结论咪达唑仑TCI系统的性能可靠,用于SICU病人以BIS为70调控咪达唑仑TCI,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产科正常分娩的非高危妊娠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米索组用米索前列醇600g置于直肠内(距肛门6cm),对照组经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U,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米索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也较对照组孥。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