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正>患者男,58岁,左腘窝无痛性肿物伴左小腿肿胀1个月。既往口腔溃疡病史10余年,3年前开始间断出现下肢皮肤局部小溃疡,1年前出现阴囊部溃疡,均未特殊处理,后自愈。查体:左腘窝触及搏动性包块伴震颤及收缩期杂音;左下肢肿胀,膝下10cm处周径较对侧增粗2cm,膝上15cm处周径较对侧增粗3cm。皮肤针刺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2.44mg/L,血沉75 mm/h,C-反应蛋白55.10mg/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正常。膝  相似文献   
72.
患者女,80岁,因急性脑梗死伴腹痛9h入院。查体:下腹部左侧触及6~7cm搏动性包块,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0级,疼痛刺激无反应,右下肢外旋,可屈曲,无自主运动;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Babinski征阳性,右侧病理征未引出。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腹主动脉瘤病史。  相似文献   
73.
<正>患者男,62岁,半月前因胆总管结石于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出现胆漏转入我院。开腹探查术中见胆漏、胰漏、腹膜后脓性坏死物,清除坏死物后行空肠造瘘、T管引流、胃肠减压、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病情平稳,术后第10天突然出现T管及腹腔引流管大量鲜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肝动脉造影见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图1A),肝左动脉发自肝总动脉近端,肝固有动脉较短;以微导管超选至假性动脉瘤远端肝右动脉内,拟行"三明治"法栓塞假性动脉瘤远近端动脉,  相似文献   
74.
患者男,73岁,体检发现右侧髂内动脉瘤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腹部大血管CTA提示: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右侧髂总动脉增粗伴附壁血栓形成,直径约12mm,右侧髂内动脉瘤伴附壁血栓,瘤腔直径27mm,无明显瘤颈,瘤腔远端髂内动脉直径6mm,髂外动脉直径9mm(图1、2)。  相似文献   
75.
胰尾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5岁.主因左上腹部隐痛伴不适入院.体检:左上腹可触及一6.0 cm×5.0 cm×5.0 cm大小、质地中等的肿块,尚活动.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于脾肾之间可探及一5.9 cm×5.9 cm×5.2 cm大小低回声肿物,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胃肠明显受压.  相似文献   
76.
患者 男,32岁。因间歇性癫痫发作伴头痛3个月来诊。体检;神智清,四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否认有发热病史,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末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77.
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癌共88例,将SCT检查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I期83.3%,Ⅱ期87.0%,ⅢA期94.1%,ⅢB期95.0%,Ⅳ期100%,总体符合率92.0%。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82.9%,特异性83.3%,准确率83.0%。结论:螺旋CT对中央型肺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8.
患者 男 ,5 2岁。 3个月前发现右腹部包块 ,渐增大并疼痛。B超发现腹膜后右肾周实质占位病变而就诊。查体 :右腹部触及约 8.0cm× 11.0cm大小肿块 ,质中 ,固定 ,边界不清 ,表面光滑 ,有触压痛。B超检查 :右肾右后方约 6 .3cm× 8.4cm× 11.5cm大小的中等稍低回声实质不均匀肿块 ,边界清楚 ,呈椭圆形 ,后方伴有衰减。诊断为右腹膜后占位病变。CT扫描 :平扫示右肾后方见一类椭圆形 6 .5cm×9.0cm× 12 .0cm大小脂肪密度肿块 ,CT值 - 33.6HU ,内可见索条状、小片状分隔 ,右肾受压向前下方移位 ;肿块与右肾及右腰大肌…  相似文献   
79.
陡脉冲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纳米刀),是肿瘤消融领域新技术,因在消融肿瘤的同时不损伤神经、血管及腺体导管等组织而备受青睐。从电被发现到电穿孔现象及其机制研究,从2008年第一台纳米刀在美国问世到2011年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临床并于2015批准引入国内,再到2021年实现IRE设备的国产化,经过数代科学家、医学家及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这一技术已逐渐使国内广大肿瘤患者受益。本文就IRE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