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钻孔法制造大鼠胫骨缺损性骨折动物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缺损性骨折动物模型损伤量、愈合时间和愈合方式的差异,为探索建立新型缺损性骨折动物模型提供研究依据。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锯开组和钻孔组3组,每组2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两组动物经麻醉后,钻孔组用低速骨钻在胫骨平台下外侧钻约1mm的圆孔缺损,缺损应能达到骨髓腔,但不可钻通对侧皮质(此方法为钻孔法);锯开组用骨锯在胫骨平台下外侧锯约3mm左右的缺损,缺损应能达到骨髓腔(此方法为钻开法)。术后2周和4周两个时间点每组取10只动物,检测大鼠胫骨的骨密度、骨灰重、拍摄胫骨X线片并进行胫骨病理切片观察,检测术后2周时骨Ca、P含量。结果:造模后2周,钻孔组和锯开组的骨密度,骨灰重,骨Ca、P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钻孔组和锯开组胫骨X线片可见骨折线模糊,病变端密度增高,骨痂形成。钻孔组和锯开组病理切片中均可见新生骨小梁形成。造模后4周时,钻孔组、锯开组与正常组相比骨密度、骨灰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锯开组胫骨X线片中骨痂较钻孔组明显。钻孔组和锯开组动物胫骨病理切片示骨小梁粗大,并逐步融合成板状骨,锯开组动物骨痂处较钻孔组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钻孔法和锯开法均可建立大鼠胫骨缺损性骨折模型,并且在损伤量接近的情况下,两种模型的愈合时间和方式相近。钻孔法操作相对简单规范,损伤量较易控制,并且较少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和骨不愈合。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孕妇血清、胎盘内脂素mRNA表达的检测,探讨内脂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及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定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的孕妇,根据妊娠期血糖值将130名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内脂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及胎盘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3.06、2.71,均P<0.05);②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胎盘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③胎盘内脂素mRNA表达与低密度脂蛋白负相关(r=-0.34,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0.46,均P<0.05);④新生儿体重与胎盘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正相关(r=0.37,P<0.05).结论 胎盘内脂素表达增高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新生儿体重与胎盘内脂素的表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索益生菌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X组和益生菌+CTX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CTX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d)],益生菌+CTX组[灌胃益生菌(0.75 g,0.2 ml,75亿菌落形成单位活菌/(只·d)],连续给药20 d,第15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CTX 50 mg/(kg·d)。第21天处死小鼠,检测血常规,计算胸腺及脾脏指数;MTT法检测T细胞及B细胞增殖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脾细胞凋亡率。结果:CTX组各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脾细胞凋亡增多(P0.05);益生菌+CTX组的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胸腺指数、T细胞增殖指数、CD4~+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均高于CTX组(P0.05),脾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CTX组的血小板数、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CD4~+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和脾淋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以显著增强CTX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4.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护士最基本的技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消化道急性大出血、休克、肿瘤晚期等危重患者,浅静脉穿刺难度大,成功率低,反复穿刺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延误抢救时机。而锁骨下静脉置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是危重患者抢救用药的重要通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阴道B超介导的抽吸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妇产科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E2水平均升高,LH、FS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术可提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疗效,还可减少复发和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免系膜游离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138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阑尾切除术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免系膜游离组和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免系膜游离组相较于常规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降低(25 min与35 min,Z=-2.770,P=0.006)、出血量显著减少(15 ml与35 ml,Z=-7.018,P<0.001)、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4 d与6 d,Z=-2.134,P=0.033)、住院总花费显著降低(8920.0元与10765.0元,t=-8.068,P<0.001)。结论:腹腔镜免阑尾系膜切除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评价奥西替尼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对治疗前转移部位、耐药后进展部位与疗效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67例经1~2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和50例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全组患者...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