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针对血液肿瘤疾病特点,简要介绍中医古代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并结合现代血液肿瘤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从临床研究设计、盲法设计以及中医观察指标权重等方面,对血液肿瘤疾病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强调血液肿瘤属于难治疾病,要体现整体疗效,需要从单一评价指标向多元化指标集成转变。在盲法设计方面,如以国际规范的血液肿瘤疗效指标为主者,在严格随机、对照情况下,可以不采用盲法;而以临床证候、症状、生存质量为主要观察指标的临床研究,必须使用盲法设计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对于治疗无反应或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坚持"以人为本,治病留人""带瘤生存"等理念,加大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等疗效评价指标权重更能让患者临床受益。  相似文献   
52.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07年全球新诊断胃癌93.4万例,占所有肿瘤的8.6%^[1];统计资料显示,胃癌发病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亚洲胃癌发病率最高,约占全球胃癌发病例数的56%,中国占41%^[2]。在我国每年因胃癌死亡者达17万人以上,约占全世界胃癌死亡者的50%,严重危害人民健康^[2]。确诊时70%以上胃癌患者已属进展期^[3],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胃癌细胞对化疗敏感性低,疗效欠佳,化疗同时带来免疫功能重创、骨髓抑制以及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甚则导致患者提前死亡。  相似文献   
53.
介绍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并评价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以晚期胃癌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通过规范(GCP)临床试验,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疗效,并探索运用健脾生血理论治疗晚期胃癌贫血的临床机制。将中医理论与西医实验室指标相结合,共同判断出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胃癌贫血的临床试验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并体现了中医理论与终点观察指标的国际同步化和公认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配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并通过中央(网上)随机法将符合III/IV期胃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选择标准化疗方案配合新加良附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2组均同时给予最佳对症支持治疗,分别观察4个化疗周期,在入组当天及各周期末记录症状与体征记分、卡氏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病灶大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新加良附颗粒配合化疗组21例,单纯化疗组20例,脱落1例,研究结果显示:(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组对胃脘疼痛、胸腹胀满、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较对照组虽有更高的临床缓解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新加良附颗粒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新加良附颗粒具有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等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5.
新加良附方由良附丸加穿山龙而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化痰、活血止痛”之功效,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等多种抗肿瘤效应机制.本文就新加良附方组方、临床研究、抗胃癌效应机制研究及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胰腺癌恶性极高,素有“癌王”之名,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持续上升。因其进展迅速,生存期普遍较短,临床诊治极具挑战性。中医药作为多学科协作背景下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及良好的兼容性,既可与其他治疗方式协同作用于胰腺癌进展全程,亦可成为高龄及晚期患者主要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古医籍中胰腺癌相关专项记载较少,多以黄疸、腹痛、癥瘕、积聚等病证散载,未能形成系统的中医药诊疗体系,当代医家基于对医学古籍及自身临床经验的总结,也进行了一系列基础及临床研究,形成了多种胰腺癌的中医治疗思路,其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统一之处,为中医药在临床胰腺癌多学科治疗模式中的应用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结合古籍及多位临床胰腺癌专家的研究成果,系统归纳总结中医药在胰腺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57.
<正>恶性肿瘤在其发生、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要面临死亡的威胁、机体功能与社交能力的丧失,同时还伴有精神与心理的痛苦,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伤感、自罪观念等。肿瘤患者与家属对提高生存质量有明显的诉求,但在某种程度上不愿向主治医生透露其心理、精神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医生对患者的抱怨、恐惧、自杀倾向等认识不足,继而忽视了相关治疗[1]。  相似文献   
58.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确诊率低,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李佩文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胃癌主要分为瘀毒内阻、痰湿凝结、脾胃虚寒、气血两亏四型,总结出胃癌脾肾阳虚的病机,在辨治过程中以顾护胃气为本,强调脾肾同治的重要,遣方用药善于疏理气机。现总结李佩文教授辨证治疗胃癌经验,对其治疗思路以及临床用药特点进行探析,并结合医案加以说明,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9.
基于中医藏象理论,对《黄帝内经》“肾主骨,生髓,髓生血”理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阐释,论述其与西医学各类贫血之间的病理关系,并回顾补肾法治疗贫血理论体系的渊源,以及多位名老中医对补肾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见解与认识。同时,基于方、证、药对应理论,以补肾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典型中成药益血生胶囊为例,按照中医药理论对其组方进行解析,总结其现代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疗效。通过益血生胶囊相关文献整理与分析表明,益血生胶囊治疗贫血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进一步证明肾主骨生髓化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妊娠贫血等各类贫血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