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62.
<正> 国内外学者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患者免疫状态和免疫致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并认为其与本病的致病机制有关,但报道结果不一。为了进一步明确再障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我们对20例慢性再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63.
选用一组国产单抗,采用APAAP桥联免疫酶标组化染色技术,在对217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测定的基础上,就CD_(38)、HLA-DR和CD_93种非系限性单抗,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单抗具有系限表达的相对特异性。CD_(38)抗原主要在T-ALL中表达(75.9%),对区别T-ALL和非T-ALL有参考价值。HLA-DR和CD_9抗原具有B系表达的相对特异性,联合检测不仅可用于区分非T-ALL和T-ALL。而且对于非T-ALL和ANLL的鉴别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c-maf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侵袭力的影响。   方法   脂质体法用c-maf siRNA转染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系RPMI8226,RT-PCR技术检测c-maf基因的表达,MTT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 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s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aspase的活性。   结果   c-maf siRNA有效地 转染入细胞并抑制了c-maf基因的表达。转染c-maf siRNA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体外侵袭力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 G2/M 期,survivin、MMP-2、MMP-9、ARK5、cyclin B1 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spase-3/7 蛋白活性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c-maf siRNA可明显抑制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的增殖活性及侵袭力。c-maf基因可做为多发性骨髓瘤基因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65.
我院自1971年1月至1986年12月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病人78例,现将其病因分析如下。资料:78例中原发性38例(48.7%),继发性40例(51.3%)。男性50例,女性28例。年龄为1~76岁,平均年龄23.5岁.均按照1981年全国再障“座谈会纪要”的诊断标准判断.  相似文献   
66.
应用骨髓腔与静脉内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为14~56岁(平均27.2),含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慢粒急粒变)1例,红白血病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单)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10例。 方法 诱导缓解以HOADP和COADP方案为基础方案,配合支持疗法,缓解后巩固1~2个疗程,鞘内注射2~3次预防胸膜白血病。 1.急非淋:静脉及骨髓腔内均用HOA-DP方案。见附表。  相似文献   
67.
采用系列单克隆抗体(McAbs)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35例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γ、δ基因重排。结果表明,20例表达不同分化阶段B细胞表面标记,其中18例发生IgH基因重排,8例TCRγ基因重排.2例TCR_δ基因缺失。8例表达不同分化阶段T细胞表面标记,均检测到TCRγ和、或TCR_δ基因重排,无IgH基因重排。3例同时表达T、B细胞表面抗原者均发生IgH和TCRγ基因双重重排。4例缺乏表面抗原表达者中3例发生TCRδ或TCRγ基因重排。2例完全缓解病例经PCR扩增证明存在残留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讨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1994年3月至1996年8月,采用注射用卡铂、机香烯乳化疗加用热物理疗法及单用卡铂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60冽。方法160例恶性胸水患者均属晚期肺癌胸膜转移无手术条件者。145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证实,15例经CT、B超、X线和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69.
淫羊藿甙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淫羊藿甙(ICA)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ICA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比试验。观察ICA对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ICA可明显抑制端粒酶活性,对白血病细胞均有较明显的诱导分化和抑制增殖作用。且与ATRA合用可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ICA具有抑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213例开颅手术和颅脑外伤后发生中枢性高热的患者所采取的降温护理进行了总结,着重介绍了在降温的时间、措施、速度、温度保持、复温和其他护理等六个方面的环节,指出在降温过程中无论忽视哪个环节都将导致降温失败而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因此笔者认为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护理应是一个系统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