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第一线,也是门诊护理工作的窗口单位。病人流动性大,来院时间及人数有很大的随机性,且病情复杂变化快。为及时抢救病人的生命,要在接诊、检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同伴教育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从2个自然村中选取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后,最终对照组35例,试验组33例,另4例因各种原因退出。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教育,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同伴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进行教育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血压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2组患者教育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同伴教育后6个月及1年,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後.05)。对2组患者同伴教育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可见,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同伴教育后生活质量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同伴教育,能明显改善患者想血糖水平及血压状况,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其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农村2型糖尿病病人以自然村为单位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法,并在教育前及教育后3个月、6个月、1年时,对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自我管理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教育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自我管理情况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教育后6个月及1年时,试验组血糖指标及自我管理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血糖的控制也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小儿癔病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书  王金兰  汪奇伟 《临床荟萃》1999,14(23):1064-1065
小儿癔病属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类疾病,但其发作形式常常以躯体感觉及运动障碍为主,在临床上容易与一些神经及内脏器官的疾病相混淆。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经济水平、文化教育的发展,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率渐增多,小儿癔病的就诊率亦有明显增加,现就我科近3年收治的18例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们统计的18例均符合癔病发作的共同特点,并通过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而确诊,其中男7例,女11例,农村儿童13例,城市儿童5例,年龄5~8岁3例,8~11岁9例,11~14岁6例,就诊时间发病后1~3天。  相似文献   
85.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浅表膀胱肿瘤16例患者,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7例;年龄46~79岁,平均62.5岁。肿瘤单发10例,多发6例。肿瘤数目26个,其中<1cm10个,1~2cm14个,2~3cm2个。...  相似文献   
86.
全身麻醉各种手术中,尤其是泌尿介入手术,手术过程中广泛留置导尿管是必要的,这是为了方便排尿和测量尿量[1].但这会导致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即为全麻术后苏醒期发生的因留置导尿管导致的下腹憋胀、尿急的症状,CRBD可能伴有烦躁不安,甚至伴有企图动手拔除导尿管的行为.CRBD 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87.
紫丁香籽外壳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兰  章钢峰  董丽巍  赵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0,41(10):1598-1601
目的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籽外壳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11个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为丁香苦素A(1)、丁香苦素B(2)、丁香苦苷(3)、橄榄苦苷(4)、(8E)-ligustroside(5)、对羟基苯乙醇(6)、3,4-二羟基苯乙醇(7)、对羟基苯乙醇乙酸酯(8)、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9)、(+)-丁香树脂酚(10)、(+)-落叶松脂醇(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丁香苦素A(syringopicrogenin A),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丁香籽外壳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造口水肿/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能增加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加强临床护士DVT的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常州市4所医院236名临床护士对DVT的掌握状况.结果 临床护士对DV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临床护士的平均知识得分为(51.4±9.7)分;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人员组间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89,P<0.01或P<0.05),本科护士的平均知识得分比大专、中专护士高,主管护师平均知识得分比护师、护士高;临床护士对于DVT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和预防知识了解欠缺.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护士DVT相关知识继续教育的力度和深度,特别是中专护士.  相似文献   
90.
东北岩高兰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var.japon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东北岩高兰甲醇提取物正己烷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高兰三萜-3β,21,22-三醇(1)、21,22-二羟基岩高兰三萜-3-酮(2)、21β-羟基岩高兰三萜-22(29)-烯-3-酮(3)、乙酰表木栓醇(4)、木栓酮(5)、表木栓醇(6)、木栓醇(7)、岩高兰三萜-21-烯-3-酮(8)、熊果醇(9)、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10)、β-香树脂醇(11)、熊果酸(12)。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岩高兰三醇A和岩高兰酮B,化合物3~7、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