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我们统计了近年来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瘤经CT或MRI确诊的22例患者,从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8例,女4例。年龄38~77岁(平均59.7±15.2岁)。发病距就诊时间1小时至3天,均经CT或MRI确诊。根据De Bakey分型[1]:Ⅰ型12例,Ⅱ型3例,Ⅲ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TNM分期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2例;单纯手术1例,手术 化疗6例,放疗 化疗2例.免疫组化染色NSE阳性9例,Syn、CgA阳性7例,合并糖尿病5例,GLU均阳性.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6%(5/9),33.3%(3/9)和12.5%(1/8),平均生存期18.1个月.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TNM分期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发现、综合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84.
食管壁内支气管性囊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患。最近我们收治一例,术前误诊为食管下段癌,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食管支气管性囊肿,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58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进食不畅,尤进硬食时。经食管吞钡检查报告为食管下段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诊断为食管下段癌。入院后第13天在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术,术中发现囊肿位于食管下段约8×7×7cm大小,触之囊性,大部分向右侧纵隔  相似文献   
85.
血清唾液酸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唾液酸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含量变化以及评价疗效,监测转移、复发和预后,采用单步显色比色法检测了94例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和470例健康人血清总唾液酸(TSA)水平,同时也检测了其中60例患者和另外135例健康人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水平。结果发现:健康对照组血清TSA和LSA平均水平为(1.47±0.29)mmol/L和(0.34±0.11)mmol/L,恶性肿瘤患者平均水平分别为(2.21±0.56)mmol/L和(0.57±0.62)mmol/L,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病理组织学分型鳞癌和混合癌的LSA高于腺癌(P>0.05和P<0.05),治疗后归转为病情稳定或好转者,TSA明显下降(P<0.001),恶化或死亡者,TSA和LSA均无降低。初步认为:SA可作为一种恶性肿瘤标记物之一,同时也可能作为癌患者疗效评价、预测转移、复发和判断预后的一种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C)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部(NSCLC)76例,随机A、B两组,A组39例为BAIC加中药治疗组,B组37例为单纯BAIC组。观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临床主要症状变化、生存质量及外周血象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稳定加有效率(CR+PR+NC)A、B组分别为92.31%、70.27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5、1、2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79.49%、56.41%、51.28%;B组分别为72.97%、51.35%、24.32%;2掉生存率A组优于B组(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卡氏评分、增加体重,以及对治疗后外周血象变化的改善方面,A组患者比B组更明显。结论:中药配合BAIC可以提高BAIC效果。  相似文献   
87.
在许多恶性肿瘤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出现异常,影响多个靶标分子的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与肿瘤细胞治疗抗拒、增殖凋亡、周期调控、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等过程密切相关。抑制该通路的方案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以通路中关键分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有了长足发展。我们就PI3K/Akt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调节及其对肿瘤形成和治疗的关系进行整理,希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5月~2007年4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心绞痛发作、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空腹血糖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含量上升,MDA含量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SOD含量上升幅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空腹血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是一种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心率失常的原因和防治研究。方法 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心率失常的7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7例病例中,55~75岁占81.8%(63/77),术前放疗或/和化疗占74%(57/77),颈部吻合术占63.6%(49/77),弓上吻合术占36.4%(28/77),2例术后乳糜瘘,所有病例均发生不同类型心率失常,除2例并发急性心梗,2例并发ARDS于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病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导致食管癌术后心率失常的原因有:高龄、术前放化疗、术式、其他术后并发症和其它因素;以预防为主,找出病因、及时纠正、对症治疗是防治心率失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的合理途径。方法:60例ⅡⅢ期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加中药护肝软坚方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用TAE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临床证候变化及治疗后半年、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3.3%、50%;治疗后半年生存率为71.7%、63.3%;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63.3%、53.3%;临床证候改善率治疗组70%,对照组5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护肝软坚方配合TAE能延长Ⅱ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优于单纯TAE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