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射频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射频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不能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分别纳入综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放疗和化疗;综合组在放化疗的基础上加原发灶射频治疗.结果:60例患者进入研究.综合组KPS改善率明显优于常规组(62.07%,21.42%;P=0.02);原发灶局部复发率综合组显著低于常规组(17.2%,42.9%;P=0.017);中位生存期综合组15个月,常规组14个月:1、2年生存率综合组稍高于常规组(78.65%,60.29%;39.84%,27.83%),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功能状态;但无明显提高不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2.
肺脏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据统计,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大约20%发生肺转移;肺转多瘤主要来源于乳腺癌、肾癌、结肠癌、直肠癌、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软组织肉瘤等;一但肺部出现转移时,肿瘤巳属晚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有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肺转移瘤的治疗,包括激光外科治疗、射频毁损治疗、氩氦刀治疗、生物治疗等。现总结我院1999年7月到2000年10月间进行射频毁损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共37例,对其治疗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3.
王建  王远东  赵健 《中国肿瘤》2003,12(12):725-728
射频毁损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中。近年来,在利用射频毁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总结了多篇国内外关于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毁损治疗方面的文献,并就其发展过程、治疗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电极射频(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或术中直视下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随访观察治疗近期效果、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86例患共92个肿瘤病灶用RFA治疗,术后并发气胸16例,随访5~36个月。治疗后1个月41.86%的KPS评分改善。16例出现局部复发,其中9例患再次RFA。中位生存时问为14个月,1年生存率为78.15%,2年生存率为46.88%。结论:RFA治疗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可重复治疗,安全可靠.局部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5.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较常见,发生率在0.5-2%左右,近年来应用器械吻合后可达约3-4%,对患者术后影响较大,严重者可衰竭死亡。本文报告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严重吻合口狭窄采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4例的体会。手术方法为开胸后找到胸胃,切开胃壁时不能损伤其血运,在胃腔内暴露吻合口,稍加扩张后,环形切除瘢痕组织,食管胃粘膜对拢缝合。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随访疗效满意。作者还分析了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与传统经典方案CAP的疗效、毒性的比较,探讨去甲长春花碱和顺铂(NP方案)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辅助化疗(NCRT)的可行性。方法 对30例Ⅱ期,Ⅲa期NSCLC患者以去NP方案手术前化疗2个疗程,对照组42例以CAP方案化疗2个疗程,按WHO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按WHO O-Ⅳ度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 (1)实验组化疗总缓解率(RR)为40.0%,其中CR1例,PR11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改善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1倒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3例。两组在治疗稳定后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所有肿瘤灶及转移淋巴结组织送病理测量CD83、CD80、CD86(三种抗原递呈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原发肿瘤灶、转移淋巴结的CD83、CD80和CD86表达方面,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改善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肿瘤灶及转移淋巴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08.
原发性肺癌伴胸膜转移 ,恶性胸水、TNM分期上属 b 期肺癌 ,临床症状大部分为气促、胸痛等 ,一般以内科治疗为主 ,主要采取胸膜腔内注射消炎药、化疗药、免疫制剂等 ,引起胸膜炎症反应 ,产生化学性粘连。但疗效参差不齐 ,尤其胸水有分隔时则疗效更差。本文通过对 62例该类病人进行胸膜全剥脱加肺叶、全肺或肺楔形切除手术 62例 ,胸水基本消失 ,仅 3例出现中等量胸水 ,患者术前出现的剧烈胸痛消失 ,气促明显改善 ,Karnofsky计分明显提高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现在一般认为 ,胸膜壁层微血管受转移肿瘤的侵犯 ,使胸水产生增多 ,而壁层胸膜淋巴孔受破坏影响胸水正常排出为胸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手术切除病变的胸膜 ,消除了恶性胸水产生的病因。手术前注意将胸水尽量抽干 ,术中抽胸水时要缓慢进行 ,以防复张性肺水肿发生。该手术对患者防止远处转移及提高生存率效果不明显 ,改善这方面情况 ,有赖于包括内科化疗、免疫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9.
祖国医学认为,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肾精不足,脑筋不充,神志失明,而至痴呆傻朱‘1。治则应是补肾填精,健脑益髓,补养气血,调理神志,而且治肾应为治本之举卜1。而紫河车(人胎盘)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本草纲目)曰:紫河车,性甘味成、气大温、入肝肺肾三径。吴球云:紫河车即胞衣也,超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可比者……,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有在造化之功[3]。这些说明阐明了紫河车的补肾壮阳,养血填精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胎盘中含有丰富的神经生长因子(NGF)L引,这一研究结果从现代医学角…  相似文献   
110.
保留神经血管及淋巴管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腋淋巴结清扫的新技术及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腋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腋窝注射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结果 2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完全保留了腋动静脉向下的分支,腋静脉附近的淋巴管,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每例淋巴结清扫9~31枚,术后全部患者病理检查均有淋巴结转移1~9个,平均转移5.4个.随访1~6个月,患者均无腋窝肿瘤复发、肩关节活动障碍、上肢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腋淋巴结清扫术中采用脂肪溶解液及脂肪缺吸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淋巴结清扫较彻底、神经血管损伤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