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1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430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85篇
  4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进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0):13-13
自1998年4月~2002年5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一氧化氮(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 ]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 mg/(kg·d),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 mg/(kg·d),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E组,10 mg/(kg·d),灌胃],另有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 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硝酸还原法测定心肌组织NO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NOS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Ca2 ]I浓度的变化.结果 ①B、C、D组的血压显著高于A、E组(均P<0.01),C、D组与B组间血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②C、D、E组LVMI、MFD均高于A组(均P<0.05),显著低于B组(均P<0.01).③C、D、E组的NO含量明显高于B组(均P<0.01),但仍低于A组(均P<0.05).④B组e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均P<0.01);E组e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C、D组(均P<0.05);C、D组e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⑤B组细胞内[Ca2 ]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E组和C组[Ca2 ]i仍高于A、D组(均P<0.05);D组[Ca2 ]i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丹参酮ⅡA通过降低心肌细胞[Ca2 ]i浓度,促进心肌局部NO的产生及eNOS基因表达,起到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显像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疑似PE患者171例,所有患者均行^99mTc—MAA下肢深静脉显像。结果171例疑似PE患者中44例下肢深静脉显像阳性,其中32例被确诊为PE,下肢深静脉显像阳性患者PE的发病率为72.73%(32/44);深静脉栓塞的部位主要发生于胭静脉(81.25%)和腓静脉(71.88%)。结论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可较灵敏地反映下肢深静脉病变,肺灌注显像时加做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可为PE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冠心病患者循环中EPCs与VEGF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循环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祖细胞(EP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55例入选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冠状动脉狭窄而分为两组:冠心病组30例,对照组25例.采集入选者外周血,体外培养扩增内皮祖细胞,7 d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计数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EPC-CFU)评估外周血EPC水平,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VEGF水平,分析冠脉组病人VEGF与EPCs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19.6±6.9 )pg/mL vs (35.4±9.4)pg/mL,P<0.001)];冠心病组血循环中EPC-CFU数量也较对照组降低(12.4±4.2 vs 19.0±5.1,P<0.001);血循环EPCs数量与VEGF浓度成正相关(r=0.493,P< 0.01).结论: VEGF的下降可能是导致血循环中EPCS的减少的原因,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患者 男,41岁,主因发作性胸部闷痛15 d,心悸3 h入院.患者在入院15 d前明确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外院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症状缓解后即自动出院,因于活动过程中出现心悸症状,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行ECG检查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后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106.
脑钠肽与传统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传统评价心功能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波终末电势(PtfV1)以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的相关性.方法 对23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就诊后24 h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及进行6MWT,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955,P=0.0054),与PtfV1呈正相关(r=0.918,P=0.0035),与LVEF、6MWT距离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61、-0.758,P<0.01).以BNP水平>100 ng/L为标准诊断心力衰竭的检出率高于以LVEF<40%为标准.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传统评价心功能指标有明确的相关性,并优于传统指标,因其操作方便、快速,可作为临床评价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7.
2006—2007年Mohnarin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   总被引:10,自引:19,他引:10  
目的 了解我国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分离的血培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856株,包括革兰阳性菌3275株(47.8%)、革兰阴性菌3518株(51.3%)和真菌63株(0.9%),分离最多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共2059株(30.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ECO)1285株(18.7%)、克雷伯菌属498株(7.3%)、金黄色葡萄球菌(SAU)466株(6.8%)和肠球菌属440株(6.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1.2%和86.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SAU和CNS;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分别有3.6%和6.4%对万古霉素耐药,1.4%和7.6%对替考拉宁耐药;ECO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30.7%和24.6%;成人患者分离的葡萄球菌属、ECO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患者;门急诊来源的血培养葡萄球菌属对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明显低于住院患者来源病原菌,而ICU来源的血培养葡萄球菌属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最高.结论 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以CNS、ECO、KLE和SAU最多见;儿童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成人则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培养MRSA、MRCNS发生率和ECO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同期整体来源病原菌相似;成人分离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儿童;ICU来源的血培养葡萄球菌属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84所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分离的脑脊液标本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6所医院从脑脊液标本分离到病原菌51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8株,占63.6%,革兰阴性菌184株,占35.8%,真菌3株,占0.6%;最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肠球菌属47株、不动杆菌属44株、大肠埃希菌37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5.6%和75.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未发现对糖肽类药物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比率分别为29.7%和14.3%.结论 我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外科组脑脊液标本中葡萄球菌属所占比例较高,内科组中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的比例较少,儿童组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较成人组更高.  相似文献   
109.
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TXB2和6—K—P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观察其血浆TXB2和6-K-P的变化,并与正常人组对照。针刺前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TXB2明显高于正常人,而6-K-P水平低于正常人。针刺后中风病人TXB2、T/6下降显著,而6-K-P升高明显。三者P〈0.01,表明有极显著差异。统计结果提示,针刺对TXB2和6-K-P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该作用正是针刺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简述喉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上皮来源的原发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0倍左右,近几年来喉癌发病有明显的增高趋势。本文拟喉癌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喉癌的病因1.1喉癌的高危因素喉癌发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一些临床资料及基础实验研究表明,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喉癌的高危因素,此外,遗传因素在喉癌发病中的作用也逐步得到认识。烟草过度刺激、饮酒过量并非都致喉癌,这可能与个体间染色体的稳定性,即染色体对致突变物或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关。吸烟能引起DNA单链断裂,博来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