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减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患者术后穿刺点压迫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7月行TRI术后患者50例为对照组, 2014年8~10月行TRI术后患者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减压方法;实验组在组建QCC基础上,以"减轻TRI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为主题,通过自制查检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执行改良的减压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肿胀及麻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术后4 h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RI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与桡动脉止血器压迫穿刺点时间有关,QCC对于改善TRI术后4 h患者疼痛程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5例PCI术后AMI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不良嗜好、一般生活、症状、疾病知识、治疗±从性、急救和情绪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并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MI患者PCI术后自我管理评分为(61.91±13.84)分,处于一般水平。其中不良嗜好的管理、一般生活管理评分最高,急救管理、治疗±从性管理评分最低;女性患者不良嗜好管理和一般生活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P<0.01),不同学历患者的急救管理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患者在症状和疾病知识管理评分均高于>60岁患者(P<0.0.和P<0.01)。其余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临床护士应根据影响PCI患者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支持方案,为长期的术后自我管理提供参考±据。  相似文献   
13.
现代普遍认为,《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的总纲,故而认为,《伤寒论》通篇体现八纲辨证,也因此将《伤寒论》中的寒热等同于"八纲"中的寒热,这种观点无疑掩盖了中医学概念演变的客观规律。受不同时期历史背景的影响,概念也会逐渐演变。分别阐释八纲辨证及《伤寒论》中寒热的含义,区别二者寒热的含义,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寒热概念在历史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对于中医学其他概念的研究也有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中医学术史研究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三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三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A组方案为依替米星注射液;B组方案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C组方案为头孢哌酮钠注射液。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C组成本一效果比较低,总有效率较高,此方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1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患者化疗期间给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组除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外,针对患者在化疗期间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在化疗开始前即采用针对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住院期间患者无论是否发生感染,护理干预措施不变。观察指标主要为患者化疗期间各易感染部位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发生的感染,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化疗相关性死亡,提高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