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的人格特征和智商的异同。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间住院的183例精神分裂症(分裂组)和117例心境障碍(情感组)患者进行调查和评定。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婚姻的调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裂组的16-PF中C因子分和Q3因子分均高于情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0,2.431,P<0.05)。分裂组的PIQ低于情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患者在人口学、人格特征及智商等方面各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两者鉴别。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门诊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中苯二氮(benzodiazepines,BZDs)类药物依赖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41例门诊GA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调查BZDs类药物依赖综合征的发生率,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BZDs类药物依赖综合征发生率为41.8%;首诊时伴有失眠、首诊时联用BZDs、BZDs药物使用时间长是依赖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8.62(1.25,59.55)、2.39(1.74,3.30)、8.75(1.43,53.69)。结论:GAD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BZDs类药物依赖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和首诊处方类型、失眠症状及药物使用时间有关,建议首诊时慎重处方BZDs类药物,特别是对于伴有失眠患者,并且尽量短期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在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4周以上,符合CCMD-3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33例,其中利培酮口服液组62例,奥氮平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治疗4周末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总分以及实验室检查上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治疗4周末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分值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锥体外系副反应,催乳素水平升高上利培酮口服液组要大于奥氮平组(P<0.05),而在体重增加和镇静、嗜睡上要少于奥氮平组(P<0.05);在其余副反应项目的比较上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是相当的,对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有效率在80%左右,两者在副反应上有所差别,在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5.
吴小立  钟智勇  王继辉  韩自力 《新医学》2011,42(10):648-651,700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44例)和齐拉西酮组(36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单药治疗4周。在治疗基线和4周末,分别检测体质量、血糖、血脂等相关代谢指标,并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①治疗后,奥氮平组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分别为(62±16)、(13±5)、(16±5)、(28±6)]较基线[分别为(104±14)、(25±5)、(24±6)、(44±6)]明显下降,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分别为(73±21)、(16±5)、(19±8)、(33±10)]较基线[分别为(105±17)、(23±3)、(26±8)、(45±13)]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的改善优于齐拉西酮组(P〈0.05)。②治疗后,齐拉西酮组体质量和BMI略增加(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及载脂蛋白B100显著增高(P〈0.01);奥氮平组体质量、腰围、腰臀比、总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100均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或0.01)。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均具有确切疗效,两者对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疗效相似,奥氮平对急性期患者阳性症状的改善优于齐拉西酮。与奥氮平相比,齐拉西酮对首次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体质量影响轻微,对血糖血脂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6.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多位作者提出本病致病原因似与病毒感染有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患者常有生殖器疱疹病史.为了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型感染与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发病的关系,笔者对25例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患者进行了HSV-Ⅱ抗体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本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全世界每年患本病者近千万例,我国年患病率也在百万例以上,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本病病史长,复发率高,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成年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忧郁型与非忧郁型抑郁症临床特点以及人格特征的差异.方法 对151例处于缓解或部分缓解期的中国汉族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进行大五人格问卷(the Big Five Inventory,BFI)调查,然后对其中114例忧郁型抑郁症和37例非忧郁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与非忧郁型组比较,忧郁型组总的症状数更多(OR=1.355,95%CI=1.166 ~ 0.1575,P< 0.01),认知症状包括注意涣散(OR=6.115,95%CI=2.268~16.493,P<0.01)和犹豫不决(OR=4.167,95%CI=1.190 ~ 9.088,P<0.01)更多见,负性认知包括无价值感(OR=5.024,95%CI=2.296 ~ 11.069,P<0.01)、自卑感(OR=2.727,95%CI=1.243~ 5.984,P=0.012)更突出,伴发焦虑情绪的几率更大(OR=4.400,95%CI=1.688 ~ 11.470,P=0.002),出现自杀意念(OR=5.750,95%CI=2.420 ~ 13.655,P<0.01)以及自杀计划(OR=3.036,95%CI=1.281~1.194,P=0.012)的风险更高.忧郁型抑郁症在BFI神经质维度上的得分(28.4±6.1)要明显高于非忧郁型抑郁症(25.3±6.0)(P<0.05),但在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责任感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对于中国汉族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而言,忧郁型抑郁症相对于非忧郁型抑郁症,病情更为严重,神经质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肛周外生殖器巨型尖锐湿疣(CA)的新方法,力求做到安全、简便,不留任何后遗症。方法 用弯剪沿皮面将巨型CA大部分切除,继用CO2激光将病灶基底部及周边残存的疣组织彻底烧灼气化。结果 40例患者一次性临床治愈率达72.5%,二次临床治愈率达85%,均不留任何后遗症。结论 此法是目前治疗肛周外生殖器巨型CA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比较电话指导下的认知行为自助疗法(CBTI-SH)和酒石酸唑吡坦对慢性失眠的疗效. 方法 选择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心理科门诊慢性失眠患者60例,按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睡眠卫生教育+剂量递减的酒石酸唑吡坦治疗:药物起始剂量为10 mg/d,每周递减1/4剂量,疗程4周;研究组给予睡眠卫生教育+CBTI-SH治疗:疗程4周,内容包括认知重建、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将CBTI-SH的内容制成文字材料,由患者自助实施,第1、3周末分别给予15 min的电话指导.在基线时及第2、4、6周末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睡眠情况进行评价;要求患者每天记录睡眠日志,评价指标包括入睡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卧床时间、睡眠效率;要求患者进行依从性评价,即过去1周内有多少天按照要求执行了CBTI-SH或睡眠卫生教育的6种主要成分. 结果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PSQI量表、ESS量表评分及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卧床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效应量分别为1.93、0.04、1.00、0.98、0.11、0.57、0.43.研究组对“不在床上做其他事”和“不在床上担忧”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而对“限制卧床时间”、“不能睡则离开床”的依从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和应用剂量递减的酒石酸唑吡坦治疗策略相比,CBTI-SH治疗慢性失眠及伴随的日间思睡的疗效更优,但部分依从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