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黄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建立黄芩中主要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产地、生长年限、采收期、栽培和加工方法等对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Thermo ODS-2 Hypersil色谱柱(4.6 min×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一四氢呋喃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0 mL·min~(-1),柱温26℃,进样量20μL.结果:6个主要黄酮,黄芩苷(1)、千层纸素A苷(2)、汉黄芩苷(3)、黄芩素(4)、汉黄芩素(5)和千层纸素A(6),分别在选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6.6%~103.0%,RSD均小于5.0%(n=9).结果:不同产区黄芩质量差异很大.传统道地和传统非道地黄芩药材中黄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现在道地与非道地、传统道地与现在道地黄芩药材之间化合物1,2以及6个黄酮含量之和存在较显著差异;生长年限对药材质量影响不是特别显著,但一、二年生药材中的黄酮含量稍高;春季采收比秋季采收的黄芩黄酮含量高;野生与栽培药材中的黄酮含量除化合物3,6外,其他没有显著性差异;与药材比较商品饮片中黄酮苷的含量较低,而黄酮苷元的含量则较高.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芩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中药透骨草的商品基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中药透骨草的商品基源及使用地区,为其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提供依据。在全国收集商品,对其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研究以确定基源。透骨草的原植物共计8科14种,在不同地区作用。结构叶,凤仙花和黄花铁线莲分别在西北,华东,华北等较大范围内使用,为主要品种;另有野豌豆属植物,角蒿,滇白珠,活血丹等作为地方习用品种分别在个别省份和地区和。  相似文献   
93.
【】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宫内妊娠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宫内妊娠患者进行精心全面的护理,总结和分析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细致、全面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腹胀、水肿消失,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感染、压疮、血栓等并发症,宫内胎儿发育良好,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患者情况及治疗方案采取细致、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是促进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4.
针对麻黄中酚类成分建立HPLC特征图谱,寻找其中指标成分,并对其在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中的分布及含量规律进行分析。利用HPLC-DAD建立酚类成分特征图谱,采用YMC-Pack ODS-A(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以0.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30, 350 nm。对46批次法定基源麻黄自采样品进行测定,所得图谱可实现基源间有效区分。结合主成分分析、峰面积分布分析,细致探讨图谱中12个主要成分峰对3种法定基源麻黄特征及差异的贡献:其中,10, 11, 12号峰峰面积在木贼麻黄中显著高于另两基源,利用其总峰面积值(木贼麻黄中高于146 mAU),可实现木贼麻黄与另两基源的有效区分;1号峰峰面积在草麻黄、4号峰峰面积在中麻黄中显著高于其他法定基源,分别为两基源麻黄中重要的差异成分峰;8,9号峰为3种基源麻黄中的共有特征成分峰;其余各峰在不同基源麻黄中的分布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辅助上述成分,实现3种法定基源麻黄的有效区分。进一步利用上述色谱条件,首次测定了法定基源麻黄中异牡荆素-2"-O-α-L-鼠李糖苷(1)、牡荆素(2)、茶花粉黄酮B(5)、草棉黄素-7-O-β-D-葡萄糖苷(6)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在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102.5%。所测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trace~1.55(1),trace~0.160(2),trace~0.284(5),trace~0.620(6) mg·g-1,且不同基源麻黄中,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1在草麻黄中质量分数(0.670±0.88) mg·g-1显著高于另两基源麻黄(除Ei-060630-2-2外低于0.16 mg·g-1); 6 在木贼麻黄中平均含量水平(0.260±0.039 2) mg·g-1达草麻黄(0.120±0.270) mg·g-1与中麻黄(0.136±0.485) mg·g-1中的2倍,此二成分对法定基源麻黄间区分有重要贡献。所建酚类成分HPLC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较为简便、准确,选定指标成分为区分麻黄基源、完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该文归纳出中药"显效理论",即中药通过"众多显效形式(显效型)的单靶点叠加作用、多靶点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发挥药效并削弱自身毒性。一味中药可含有约1 000种成分,一种成分口服进入体内后又可产生约100种代谢产物。无数化学成分及其无数体内代谢产物中的众多显效形式可共同发挥"集团军式作用"。在药物分子少、靶点分子多的情况下,中药不同种的显效型分子可相继与靶点分子结合,发生叠加作用,当"靶点充分占位"时药效始启动。既有浓度上的叠加作用又有时间段先后的叠加作用,这使得药效得以持久。显效型呈现药效叠加和毒性分散,源于不同显效形式分子结构之间药效基团相同而毒性基团不完全相同。"毒性分散效应"适于对无毒中药而不适于对有毒中药的解释。显效理论揭示中药可以众多化学成分及众多代谢产物参与发挥药效过程,包括叠加作用、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可有助于阐释和弘扬中药特色优势。今后需研究/确证的问题: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是怎样构成的?多数中药为什么毒性小?体现中药特色优势的中药"显效理论"如何在新药研发中应用?  相似文献   
96.
建立辽细辛中2个主要的直链酰胺成分十二碳四烯酰胺A与十二碳四烯酰胺B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并测定其在42份辽细辛(37份不同年份收集的北细辛及5份汉城细辛)中的含量。利用HPLC-IT-TOF-MS/MS技术结合对照品鉴定北细辛甲醇提取液中的十二碳四烯酰胺A与B;对2种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纯水-乙腈,梯度洗脱,柱温4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HPLC-IT-TOF-MS/MS鉴别细辛中十二碳四烯酰胺A、B的准分子离子[M+H]+为m/z 248.20;2种成分在UPLC-PDA上分离度良好,在检测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0%和99.86%。在所测定辽细辛样品中,十二碳四烯酰胺A的含量为0.11~3.89 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为0.24~6.65 mg·g-1。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十二碳四烯酰胺A与十二碳四烯酰胺B的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与2013年收集样品相比,2002~2003年收集样品中两者的平均含量分别降低34%和36%;这2种成分在汉城细辛中的平均含量[十二碳四烯酰胺A:(0.78±0.52)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1.69±0.83)mg·g-1]均显著低于北细辛[十二碳四烯酰胺A:(1.59±0.75)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2.90±1.17)mg·g-1](P<0.05);辽细辛地上部分十二碳四烯酰胺A的含量为0.11~0.33 mg·g-1,十二碳四烯酰胺B含量为0.24~0.60 mg·g-1,两者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同一植株的地下部分(分别为0.73~3.89,2.11~6.24 mg·g-1)。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对2种直链酰胺类成分可达到良好的分离并满足含量测定的要求,可用于辽细辛药材中这2种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辽细辛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部队团以上干部身体健康状况,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对某部团以上干部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健康体检干部1084例,其中团职干部464例,男360例,女104例;年龄35~45岁。师以上干部620例,男512例,女108例;年龄45~60岁。脂肪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斯型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成立责任护士工作流程单(下称流程单)设计小组,制定患者由入院到出院护理过程的5类流程单,责任护士根据工作流程单进行日常护理工作.实施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流程单应用后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均P<0.01);患者满意率相对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9.
颌面部外科手术方法、术式的选择不仅影响病人的预后,而且影响术后病人的外在形象。术前对治疗方法的不了解以及担心术后的治疗效果,均使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因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促进病情好转,缩短病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颌面外科病人随机分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分析脐动脉血气及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准确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标准.方法 随机采集(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活婴1 980例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对新生儿进行1、5、10分钟Apgar评分.登记新生儿一般信息、出生情况、母围产因素,并跟踪新生儿的临床过程及窒息后的治疗结果.对1分钟Apgar≤7分的低Apgar评分与相应的脐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分钟Apgar评分≤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与≥8分正常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H+浓度负对数、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剩余碱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8.375、43.479、6.978、80.557,均P<0.01).1分钟Apgar评分4~7分的轻度窒息新生儿与≥8分正常新生儿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H+浓度负对数、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值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6.622、22.467、6.890,均P<0.05).1分钟Apgar评分≤3分的新生儿重度窒息与Apgar评分4~7分的新生儿轻度窒息血气分析结果中,H+浓度负对数、剩余碱和氧分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9.012、15.926、8.244,均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更具客观性,脐动脉血气分析结合低Apgar评分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指标,可减少误诊率、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