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内路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内路手术法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6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围手术期护理.结果:56例患者中,视网膜复位54例,复位率为96.43% (95% CI=87.30%~99.97%).结论:采用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等方法可提高视网膜脱离内路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以Fe3O4磁性纳米粒(Fe3O4magnetic nanoparticle,Fe3O4-MNP)和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 lactide-co-glycolide,PLGA)为材料,制备载IL-2磁性纳米颗粒(IL-2-loaded magnetic nanoparticle,IL-2-Fe3O4-PLGA),观察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靶向富集作用。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IL-2-Fe3O4-PLGA,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大小和形态。ELISA检测IL-2-Fe3O4-PLGA的包封率、体外释药特性;MTT法检测其释放IL-2的生物学活性。构建S180肉瘤细胞小鼠肿瘤模型,研究其瘤体内注射联合体外磁场对S180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普鲁士蓝染色观察IL-2-Fe3O4-PLGA在肿瘤组织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富集和分布。结果:成功制备了IL-2-Fe3O4-PLGA,IL-2-Fe3O4-PLGA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697±0.51)nm,包封率为(83.76±1.24)%。IL-2-Fe3O4-PLGA突释期释放的IL-2质量浓度为100 ng/ml,第15 d后质量浓度为180 ng/ml,并且保持原有生物学活性的85%~55%。在肿瘤组织中,IL-2-Fe3O4-PLGA联合体外磁场组可见大量的普鲁士蓝染色阳性IL-2-Fe3O4-PLGA颗粒沉积,IL-2-Fe3O4-PLGA组只有少量的IL-2-Fe3O4-PLGA阳性颗粒沉积;两组肝脏中均可偶见少量阳性颗粒沉积,而肾脏几乎未见IL-2-Fe3O4-PLGA颗粒沉积。结论:载IL-2磁性纳米颗粒IL-2-Fe3O4-PLGA具有缓释IL-2的功能,联合体外磁场可有效富集于肿瘤组织中。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外源基因重组人源白细胞介素(IL)-24(rhIL-24)联合重组人源核心蛋白聚糖(rhDCN)对人类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pcDNA3.1(+)-IL-24和pcDNA3.1(+)-DCN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形态学改变.分别在转染后24h、48 h和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IL-24和DCN单独及联合转染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转染后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并进行细胞周期阻滞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目的基因48 h后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生长不同程度地被抑制,并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改变,以联合转染组改变更为明显.MTT结果显示转染后48 h和72 h,双基因联合转染组的抑制率分别是(31.88±6.57)%和(36.83±3.76)%,与对照组和单独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单独转染IL-24和DCN基因可诱导HepG2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凋亡,而双基因联合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可达(32.56±0.90)%,与空质粒转染组的(2.98±0.72)%、空白细胞对照组的(3.50±0.92)%、IL-24组的(20.01±1.08)%和DCN组的(22.20±0.9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L-24基因转染组的G2/M期和DCN基因转染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分别为(11.24±0.35)%、(77.93±0.67)%,而双基因联合转染组G0/G1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同时增高,分别是(71.36±0.60)%和(10.3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转染IL-24和DCN基因可以协同发挥较单独应用更强的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IL-24可使HepG2细胞发生G2/M期阻滞,DCN可使HepG2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双基因联合使HepG2细胞同时发生G2/M期和G0/G1期阻滞,是IL-24和DCN对HepG2细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是否能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方法将小鼠淋巴瘤细胞株EL4培养上清液与正常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混合培养72h,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4+CD25+Treg细胞含量,RT—PCR检测Foxp3mRNA的表达,实验重复3次。结果和EL-4培养上清液混合培养的正常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在CD3单抗刺激的同时加入EL-4培养上清液后,小鼠脾脏中CD4+CD25+Treg细胞仍呈同步增加(P〈0.05);且Foxp3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淋巴瘤细胞分泌的免疫调节因子能诱导CD4+CD25+Treg细胞的增生,提示肿瘤可以上调CD4+CD25+Treg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65.
人类白细胞介素-24基因(hIL-24)是一个既抑制肿瘤生长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胞因子类的抑癌基因,可以特异性地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同时与其他基因治疗、放疗、化疗、细胞因子治疗等方式联合应用有抗肿瘤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杀伤肿瘤的效果,为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的促调亡作用。方法:以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L3hTERTtk和相应的荧光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用GCV干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转染效率,TUNEL标记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后胃癌细胞的凋亡;以上实验均以正常肝细胞L02为对照。结果:经鉴定,重组质粒pGL3hTERTtk中tk片段的长度为1 100 bp。荧光素酶标记的阳性、阴性对照及治疗报告质粒pGL3hTERTtkLuc+均能有效转染高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效率为(8.2±114)%。重组质粒转染胃癌细胞后与GCV共育4 d,细胞的凋亡率为(60.0±1.56)%;被pGL3hTERTtk转染的肿瘤细胞细胞周期发生了变化,处于细胞周期早期的细胞大量凋亡,早期凋亡率为(47.1±1.35)%。〖HT5W〗结论:〖HT5"SS〗pGL3hTERTtk/GCV对胃癌细胞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但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针刺医案二则案1喷嚏连作于××,女,14岁,学生,1995年1月13日就诊。主诉:喷嚏连作4天。患者素有癫瘟病史.发作不频。近因在校受到冷遇,回家又被父母呵斥,郁闷在心。于4天前始喷嚏连作,经当地医院给以息斯敏、扑尔敏及镇静剂、配合针刺治疗3天无效。...  相似文献   
68.
婚后同居3年以上,未经避孕而不受孕者谓之不孕证。本病病因复杂,证型繁多,治疗也各不相同。笔者应用温经汤(吴茱萸、当归、赤芍、川芎、党参、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加减治疗冲任虚寒、淤血阻滞型不孕多例,效果较满意。现举案例如下: 例一,刘某,女,26岁,社员。于1984年7月5日来诊。主诉:婚后6年禾孕。15岁月经初潮,周期30天左右一行,经量涩少,色淡红。数年后,适值经期,冒雨涉水,经血即停。不久就出现腹部不适,少腹疼痛并发凉,腰部及下肢酸软无  相似文献   
69.
1988~1992年我市共出生围产儿50151例,死亡656例,死亡率为13.08‰。 1.死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早产、低体重。孕<37W比>37W的死亡率高13倍,分别为107.8‰、8.2‰。体重<2500g的死亡率比体重>  相似文献   
70.
例1女,58岁,于1994-01-10因咳嗽、咳黄痰、喘憋、发热入院治疗。体温38℃,脉搏100次/分,经检查诊断为肺感染。按医嘱给予5%葡萄糖500ml,红霉素0.6g静脉输入,速度35-50滴/分约30分钟后患者自感颜面部刺痒,双眼睑尤为明显,同时伴有烦燥胸闷,头胀感,恶心,当时发现患者颜面部潮红,双眼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并有大量泪液流出及鼻腔流出大量鼻涕,体温为37℃,脉搏为120次/分,呼吸20次/分,除上述症状外,其他无改变。诊断为红霉素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5%葡萄糖20ml,地塞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