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外源基因重组人源白细胞介素(IL)-24(rhIL-24)联合重组人源核心蛋白聚糖(rhDCN)对人类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pcDNA3.1(+)-IL-24和pcDNA3.1(+)-DCN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形态学改变.分别在转染后24h、48 h和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IL-24和DCN单独及联合转染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转染后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并进行细胞周期阻滞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目的基因48 h后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生长不同程度地被抑制,并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改变,以联合转染组改变更为明显.MTT结果显示转染后48 h和72 h,双基因联合转染组的抑制率分别是(31.88±6.57)%和(36.83±3.76)%,与对照组和单独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单独转染IL-24和DCN基因可诱导HepG2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凋亡,而双基因联合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可达(32.56±0.90)%,与空质粒转染组的(2.98±0.72)%、空白细胞对照组的(3.50±0.92)%、IL-24组的(20.01±1.08)%和DCN组的(22.20±0.9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L-24基因转染组的G2/M期和DCN基因转染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分别为(11.24±0.35)%、(77.93±0.67)%,而双基因联合转染组G0/G1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同时增高,分别是(71.36±0.60)%和(10.3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转染IL-24和DCN基因可以协同发挥较单独应用更强的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IL-24可使HepG2细胞发生G2/M期阻滞,DCN可使HepG2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双基因联合使HepG2细胞同时发生G2/M期和G0/G1期阻滞,是IL-24和DCN对HepG2细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effect of decorin (DCN) and interleukin-24 (IL-24) on proliferation and Interferon-γ (IFN-γ) secretion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Methods Recombinant plasmid pcDNA3. 1 (+)-DCN and pcDNA3. 1 (+)-IL-24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PBMCs by liposome. After transfected with different plasmids, the PBMCs were divided into 6 groups;blank control group, Lipofectamine TM group, empty vector group, DCN group, IL-24 group, DCN and IL-24 group. PBMC 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 IFN-7 expression in the supernatant was detected by ELISA.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urface expression of programmed death-1 (PD-1) on PBMC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using LSD-t test.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cDNA3. 1 (+)-IL-24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PBMC proliferation and IFN-7 secre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CN and IL-24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of PD-1 was also upregulated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DCN and IL-24 could promote PBMC prolife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PBMCs in vitro.  相似文献   
3.
人类白细胞介素-24基因(hIL-24)是一个既抑制肿瘤生长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胞因子类的抑癌基因,可以特异性地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同时与其他基因治疗、放疗、化疗、细胞因子治疗等方式联合应用有抗肿瘤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杀伤肿瘤的效果,为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线索细胞检查法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的筛检价值.方法:用棉拭子收集450例育龄期妇女的阴道分泌物,分别用Amsel法和线索细胞检查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msel法检出BV阳性280例,线索细胞检查法检出阳性278例.线索细胞检查法诊断BV的敏感度93.9%,特异度91.2%,诊断效率92.9%.该方法与Amsel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索细胞检查法具有结果准确、简便快速、经济适用的特点,可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在临床开展应用,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艾氏小杆线虫是一种营自生生活线虫,偶可通过饮用或接触污水而侵入人体,一般寄生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引起艾氏小杆线虫病。本文报道尿常规检验发现的1例艾氏小杆线虫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认知情况,评价开展大学生乙肝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更好的乙肝健康教育方案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在山西省某高校抽取部分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乙肝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乙肝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对乙肝患者的态度等。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乙肝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6.0%~24.3%)(P<0.01);经健康教育后,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提高3.2%~42.5%(P<0.05);在是否愿意与乙肝患者交往及工作、是否接受乙肝携带者的礼物等问题的知晓率分别提高了15.5%、13.3%、8.1%(P<0.01);49.2%的大学生认为乙肝携带者不应该受到歧视,83.7%的大学生认为单位拒绝接受乙肝携带者不合理,均高于教育前(37.8%和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教人员、报纸杂志、电视、同学和家人是大学生获取乙肝知识的主要途径,经健康教育后大学生获取乙肝知识的主要途径中医教人员比例显著提高(P<0.05),90.5%的大学生希望能获得有关乙肝的科学知识;在教育后再没有出现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表示一无所知的情况。结论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后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增高,对乙肝患者多有正确的态度,在大学生中间加强乙肝健康教育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艾氏小杆线虫是一种营自生生活线虫,偶可通过饮用或接触污水而侵入人体,一般寄生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引起艾氏小杆线虫病。本文报道尿常规检验发现的1例艾氏小杆线虫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联合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增殖及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DCN和pcDNA3.1(+)-IL-24,并利用脂质体将两种质粒转染PBMC.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将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空质粒组、DCN组、IL-24组、DCN与IL-24联合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PBMC的增殖,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的表达.采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IL-24构建成功.与其他组相比,DCN与IL-24联合能显著提高PBMC增殖率和IFN-γ分泌量,同时也能上调PD-1的表达水平.结论 DCN与IL-24双基因联合在体外能促进PBMC的增殖,并能增强PBMC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核心蛋白聚糖(rhDCN)基因增强多柔比星(ADM)对人类白血病 K562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分为0.9 % NaCl溶液组、pcDNA3.1(+)-DCN/K562组、ADM/K562组、pcDNA3.1(+)-DCN加ADM/K562组。瑞特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RT-PCR分析各组TGF-β1 mRNA含量。结果 pcDNA3.1(+)-DCN加ADM/K562组细胞比单独DCN和ADM组细胞,染色呈现更显著的凋亡形态学改变;MTT法结果显示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61±1.32)%,明显高于单独干预组[DCN组(20±1.90)%;ADM组(47±1.04)%](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细胞凋亡指数为(61.30±0.9)%,较单独干预组[DCN组(28.25±1.3)%及ADM组(31.85±1.5)%]明显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联合组细胞TGF-β1 mRNA的转录减少。结论 rhDCN可以明显增强ADM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率。rhDCN可能通过下调TGF-β1 mRNA的转录发挥其作用,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粪常规检验作为三大常规检验之一,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必要检查项目,是临床基础检验的重要内容,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也是检验实验室工作质量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格外加强对粪常规检验工作的重视。1充分认识粪常规检验的重要意义粪常规检验是肠道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例行常规检查项目,对于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粪常规检验的内容之一粪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