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玄府—络脉体系纵横交错、遍贯全身,为津血流通、气机升降的基本道路与门户,藉以通行营卫等发挥护卫肌表之功。IgA肾病的发生多与黏膜免疫密切相关,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处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以营卫二气为基本桥梁,通过探讨玄府—络脉与黏膜免疫二者在构成基础、功能效应及病理表现上的相关性,认为黏膜免疫为玄府—络脉发挥卫外御邪之功的具体体现。IgA肾病发生免疫紊乱的过程多与玄府闭塞、络脉失和有关。其具体机制为玄府郁闭,致气血津液流通受阻,痰瘀等病理产物化生,瘀阻于络脉,络虚不荣、络脉失养而发为本病。基于这一病机特点,在治疗方面当分期论治,早期开通玄府,着重运用风药使气机宣达、营卫流通;中期化瘀通络,应用藤类药、虫类药以增破血逐瘀、搜剔通络之力;晚期气阴两虚、肾络失养,应用益气养阴药以通补虚络、疏利气机。冀以此拓宽IgA肾病的中医临证思路,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2.
周盈  蔡倩  刘晴  王暴魁 《环球中医药》2020,13(2):344-348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合并症,已成为目前全球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DKD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药优势凸显,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中药复方干预DKD db/db小鼠模型控制DKD进展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将分别从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异常表达、自噬行为异常等几方面机制对其综述。  相似文献   
33.
文章介绍了张琪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在临证中分三步诊治过敏性紫癜,总结出“血尿八法”,强调病证结合,衷中参西。并附医案验证。  相似文献   
34.
笔者长期从事中医临床肾脏病防治工作,根据临床上肾脏病常呈现出"症少难辨"的特点,传统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思路难显优势,创新性地提出了"寡症"概念,由此形成了以"逻辑推理、病证结合、中西互参"为特点的新型中医辨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发病隐匿、症状单一,绝大多数患者因体检发现尿蛋白阳性或水肿来诊,无其他不适主诉,传统辨证论治难以避免以偏概全,甚则忽略病机的主要矛盾。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证实,基于"寡症"理论辨病辨证论治IMN可提高辨证准确度,保障临床疗效,为临床辨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温阳清利方对难治性慢性肾盂肾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远期疗效,将62例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肾阳虚衰并存的难治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阳清利方治疗组和三金片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CD_3、CD_4、CD_8、CD_4/CD_8比值的变化,并观察完全治愈率、治疗失败率、复发再发率。结果:①温阳清利方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CD_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三金片组CD_3、CD_4、CD_8、CD_4/CD_8比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②温阳清利方组的完全治愈率明显高于三金片组,而治疗失败率、复发再发率明显低于三金片组(p<0.05)。表明:温阳清利方能明显改善难治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其反复或再发,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寒热错杂证在反复尿路感染中证候学特点。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中,平均年龄(56.5±14.7)岁,寒热错杂证73例,40~79岁年龄段寒热错杂证患者在所有反复尿路感染患者中所占比例为64%,在寒热错杂证中所占比例为88%。结论:寒热错杂证在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非常普遍,反复尿路感染及其中寒热错杂证均具年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证素演变规律.方法 收集早期DN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予中药辨证论治,对照组予厄贝沙坦片15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4周、8周、12周共4个时点收集患者证候学资料,进行辨证及证素的提炼,对两组患者气虚、阴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湿、湿浊证素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变化趋势进行二次曲线拟合,绘制各证素演变趋势图.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气虚、阴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湿、湿浊证素都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两组间气虚证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P<0.05);阴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湿、湿浊证素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气虚证素积分曲线下降斜率大,对照组曲线斜率小,说明治疗组的气虚证素改善速度大于对照组. 结论 中药组方和厄贝沙坦对DN证素都有改善作用,中药组方对早期DN气虚证素的疗效好于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38.
张琪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暴魁  谢宁 《中医杂志》1996,37(4):202-203
张琪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肝炎后肝硬化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从3个方面予以介绍。1 病机不外肝脾肾失调,正虚邪实张琪教授认为,肝炎后肝硬化属于久病痼疾。肝脾肾失调、正虚邪实,表现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始终。只是病程阶段不同,有主次之分,轻重缓急之异。本病系急慢性肝炎演变的结果,湿热之邪蕴蓄不除,日久伤及脏腑气血,导致实质性脏腑损害。  相似文献   
39.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它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对习医者后续临床各科的学习,乃至于临床应诊能力的高低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目前《中医诊断学》存在着内容繁杂抽象,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学生主动性缺乏,多为考试  相似文献   
40.
谢璇  王暴魁 《北京中医药》2009,28(11):904-906
原发性膜性肾病(Idiopa 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总数的9.89%[1],是成人难治性肾病的常见病理类型.本病预后差别较大,存在肾功能逐渐恶化和自发缓解两种倾向,且药物治疗时间长、敏感度不一、副作用多,加之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缺乏病因性治疗方法,因此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一直存在很大争议,至今尚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