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磊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511-4512
本文介绍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处理及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72.
探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效果。选择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鼾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和对照组(鼻动力腺样体切除术),每组6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术后6个月2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小儿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检测MUC1和Gal-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Gal-3蛋白在8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另取癌旁正常组织20例及结直肠腺瘤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意义.结果 结直肠癌中MUC1和Gal-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结直肠腺瘤组织(P<0.05).MUC1和Gal-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84,P<0.05);MUC1、Gal-3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MUC1和Gal-3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生存期相关,联合检测可能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4.
王晓磊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68-2069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比术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术后首次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利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5.
摘要:目的:探讨肌骨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合诊断在肘管综合征术前指导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肘管综合征并进行单侧尺神经松解术的患者,对比肌骨超声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尺神经松解术术中所见,并以尺神经松解术术中证实为金标准 结果:肌骨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6.91%,特异度为53.85%;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灵敏度为96.87%,特异度为50%,采用并联串联试验分析两者综合诊断的效能,并联实验诊断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50%;串联试验诊断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0%。结论:采用串联试验诊断可大幅度提高特异度,采用并联试验可提高灵敏度,在术前结合两种检查结果,可对手术做出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360例H型高血压合并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症候进行辨证分型,加用中医药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中医...  相似文献   
77.
环孢素A (CsA)急慢性肾毒性副作用明显,虽然其肾毒性呈剂量、浓度依赖性,然而CsA 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时,仍有可能发生肾毒性。其主要的肾毒性就是肾纤维化,病变程度与肾功能恶化及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直接且有效的方法防治。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采用现代中医取象比类、审证求因的辨证思维,在中医病机与现代病理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本文提出通过判断CsA的中医药物属性及其肾毒性发生机制,临床运用防己黄芪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以增强CsA血药浓度减少其用量,同时亦可防治CsA导致的肾纤维化,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对运用中医“病证结合、机理互参”的精准辨证理念治疗临床疑难肾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关键词:黄春林 环孢素 肾纤维化 取象比类 审证求因 防己黄芪汤 五子衍宗丸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联合吡格列酮与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遵照随机原则将该院于2015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54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纳为研究样本,并依据其接受治疗意愿的不同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一般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治疗,仅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一般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吡格列酮进行联合治疗。而后由参与该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与其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中均优于一般组患者,且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一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37%。结论同时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与吡格列酮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显著优化其血糖水平与临床疗效,同时还有利于科学控制胰岛素用量,并进一步减少医疗耗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220例受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200mL/d。对照组静滴200mL生理盐水,共7d。观察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肠黏膜损伤程度、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经静脉输入后能显著提高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明显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损伤程度,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体氮的丢失,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