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555篇
预防医学   280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79篇
  4篇
中国医学   169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揭示早期结、直肠肿瘤与内脏脂肪面积及胰岛素抵抗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择组织学检查明确结、直肠腺瘤86例和早期结、直肠癌22例,从粪潜血阴性且行腹部CT检查的人群中,根据检查、性别、年龄随机选出对照组A 258例、对照组B 66例。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肥胖的衡量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标志物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并根据吸烟和饮酒进行统计校正。结果内脏脂肪面积与结、直肠癌发生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内脏脂肪面积从低至高三组的比值比OR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1(对照)、2.17(0.45~10.46)和5.92(1.22~28.65),P=0.02。胰岛素抵抗标志物,尤其是空腹血糖,也与结、直肠癌风险密切相关。相反,未发现与结、直肠腺瘤相关的因素。结论结果提示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加和胰岛素抵抗可能会促进早期结、直肠癌的发生,但不会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标本,用Ficoll试剂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术前、术后1 d、术后7 d的食管癌患者及体检健康者调节性B细胞(包括B10、Br3及Breg)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CD5+CD19+细胞、B10细胞和Breg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3.20±0.35)%、(2.52±0.37)%和(8.39±0.92)%,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1.77±0.25)%、(1.57±0.28)%和(2.9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r3细胞(6.07±0.46)%与健康人对照组(5.93±0.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食管癌患者B10、Br3细胞术后1 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7 d与术前比较,CD5+CD19+细胞、B10和Breg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后1 d与术后7 d比较,仅CD5+CD19+、B10、Br3细胞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水平呈现动态变化,可用于手术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3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检出CCAM 13例的临床资料,按Stocker分类法,分别为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7例,其中3例伴有腹水,11例手术证实。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是诊断胎儿CCAM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二者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尿微量白蛋白比肌酐比值(ACR)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金标准,将154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ACR介于3.39g/mol-33.9g/mol和ACR〈3.39g/mol,分为早期肾病组(74例)和对照组(80例),应用R0(2曲线分析血清α1—MG、β2-MG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价值,评价两者发现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二者联合检测时的诊断价值。结果糖尿病早期肾病组血清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血清α1-MG、β2-MG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灵敏度分别为52.7%和48.6%,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4.3%,优于两者单项检测的灵敏度。血清α1-MG、β2—MG诊断糖尿病早期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33。结论血清α1-MG和β2-MG均可用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两者联合诊断时灵敏度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了解保定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及自行设计相关因素问卷对保定市城区部分社区29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保定市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与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居住方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及家人是否探望等因素有关。结论保定市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偏低,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向体外培养的hPDLSCs中分别加入0.01mmol/L、0.1mmol/L和1mmol/L葛根素作为实验组,另设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MTT法检测葛根素对hPDLSCs活性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法、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otase,ALP)试剂盒、茜素红染色及qRT-PCR对葛根素作用后hPDLSCs生物学特性作初步观察。结果:0.01mmol/L葛根素可明显促进hPDLSCs增殖,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I型胶原蛋白(collagen-I,COL-I)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均阳性表达;与空白组对比,实验组诱导7天后ALP活性升高,14天后茜素红染色见矿化结节形成,qRT-PCR检测ALP和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分别在加药后7天和14天表达上调。结论:葛根素能够促进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8.
放射性肿瘤病因概率(PC)方法具有先天的不确定性,这是我国国家标准中亟待加强的部分。笔者总结了放射性肿瘤PC方法不确定性的来源和主要内容,以及不确定性的分析和评估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降低PC方法不确定度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以不同免疫程序在9~65岁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开展临床研究, 于2015年3月, 在河南省登封市和泌阳县招募9~65岁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 956名受试者, 按1∶1∶1随机分配至5剂对照组、4剂试验组和5剂试验组, 每组652名。5剂对照组按照0、3、7、14、28 d免疫程序接种对照疫苗, 4剂试验组按照0、7、21 d免疫程序(2-1-1程序)接种试验疫苗, 5剂试验组按照0、3、7、14、28 d免疫程序接种试验疫苗。采用定期随访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观察首针疫苗接种至全程疫苗接种后30 d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并分析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于免疫前、首针接种后7 d、首针接种后14 d和全程接种后14 d采集静脉血, 通过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 计算血清抗体阳转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 5剂对照组、4剂试验组、5剂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87%(273/652)、35.43%(231/652)、34.97%(228/652), ...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TURBt)同期进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的109例浅表性膀胱癌合并BPH患者的资料情况,其中采取TURBt同期行TURP治疗的患者57例(联合组)、仅采取TURBt资料52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就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的长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评分、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PVR)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的Q max测定值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4个月,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尿道狭窄发生率(3.5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7.3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同期TURP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合并BPH虽然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多及术后恢复时间长较单纯TURBt,但是具有显著的改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生存质量及降低尿道狭窄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