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322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80篇
  4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分析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既往有脑卒中(含TIA)病史的1 78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将其分为非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外动脉狭窄组,比较2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结果非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TIA患者比例、锻炼少或轻体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组。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脑卒中患者比例、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吸烟比例高于非颅外动脉狭窄组(P0.05或P0.01)。2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中医症状分布方面,口唇紫暗、肢体笨拙、小便清长等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发生相关。脑卒中(含TIA)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火、气虚、阴虚、血瘀、痰、阳虚为主,颅外动脉狭窄与否并不影响中医证候要素类型及分布。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院内发生的或6小时内到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统计,并对原因进行对策分析。结果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42例接受溶栓治疗,占24.41%。溶栓患者平均到院时间(4.00±1.61)小时。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32例脑梗死患者未接受溶栓治疗,其原因有醒后卒中,完成评估后超过时间窗,患方拒绝或犹豫,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年龄不符等。结论加强对醒后卒中的研究,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了解,优化院内卒中流程,更新我国溶栓指南等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溶栓治疗比例。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探究其防治骨质疏松(OP)的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葡萄糖酸钙组,金匮肾气丸组,金匮肾气丸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用药组共5组,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制成OP动物模型,灌胃给药3个月后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白细胞介素-6(IL-6)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结果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后,可明显降低去势大鼠升高的血清ALP、OC及IL-6水平,且效果优于单纯金匮肾气丸及葡萄糖酸钙。结论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可显著改善骨代谢,抑制高骨转换过程,使骨形成与骨吸收趋于耦联,并使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功能减弱,减少骨吸收,对OP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足下垂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5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对12个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足下垂患者17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牵拉程度、术后血肿、神经根紧张度、椎间指数、神经根粘连与术后足下垂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过度牵拉、术后血肿形成、神经根张力较大、椎间指数≥50%、神经根粘连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足下垂的危险因素。合并危险因素者术前应做好手术准备,术中仔细操作,降低并预防神经损伤导致的足下垂。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比较InterTan髓内钉与Gamma3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InterTan髓内钉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5例,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78.4±6.1)岁,骨折AO分型:A1型8例,A2型15例,A3型2例.Gamma 3钉组(采用Gamma 3钉内固定治疗)25例,男7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79.2±7.8)岁;骨折AO分型:A1型10例,A2型13例,A3型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InterTan髓内钉组和Gamma 3钉组术后各有2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3.4、13.6个月.InterTan髓内钉组和Gamma 3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71.5±19.3)、(61.3±13.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P=0.044);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183.9±69.3)、(182.1±68.8) 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3.1±0.8)、(3.1±0.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83.7±5.7)、(82.2±6.4)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分别为8.7% (2/23)、13.0% (3/23),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内固定均可靠、效果良好,InterTan髓内钉更适合骨质疏松严重或粉碎性骨折患者,Gamma 3钉因手术时间短可用于对手术耐受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采用术中MIOM监测,记录术中各个阶段的报警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术中脊髓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最小化.分析术中警报按类型、原因、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以及手术前后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与术前基准电位相比较,术毕SEP及MEP波幅均有所提高,而潜伏期均未有明显改变.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以及行椎体次全切手术者术中监测“严重警报”发生率较高.结论 颈前路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降低术中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并能作为手术疗效评价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7.
随着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不断完善,人体髋关节置换术(THA)逐渐增多,医生必须面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发症的治疗。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一般是由创伤、患者老龄化等导致,复杂性更强,发生率逐渐增高。受到患者活动量和生存期的限制,在治疗中存在很多困难,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失败率也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全面分析骨折类型,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综述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进展,为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体外研究模型,阐述活血化瘀中药鸡血藤有效组分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调控小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0只4~6周龄清洁级C57/BL6小鼠,雌雄各10只,体重(20±2)g,无菌条件下分离出股骨和胫骨内BMMs,用α-MEM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和增殖。BMMs在加入M-CSF和不同浓度的芒柄花素(5~50?滋M)分别培养4 d后进行细胞增殖与毒性的CCK8检测。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MMs依次加入M-CSF和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对照组无特殊处理,DMSO对照组加入DMSO溶剂,各观察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芒柄花素(1~20?滋M),分别进行培养6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破骨细胞的进行计数和统计分析。分别在破骨细胞培养的1、2 d收取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化中关键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的表达以及磷酸化蛋白ERK表达;在培养的4 d提取RNA,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CTSK、TRAP、MMP9和Car2的活性。结果:CCK8检测结果提示芒柄花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MMs的活性,在≤20?滋M的安全浓度范围内对BMMs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效应(P=0.278>0.05)。TRAP染色结果发现芒柄花素在(1~20?滋M)浓度范围内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尤其是10?滋M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P=0.000<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芒柄花素(10?滋M)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关键蛋白NFATc1和c-Fos的表达,而对磷酸化蛋白ERK的表达未见明显的作用。在破骨细胞功能上,Real-Time PCR检测芒柄花素(10?滋M)能著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CTSK(P=0.000<0.05)、TRAP(P=0.000<0.05)、MMP9(P=0.000<0.05)和Car2(P=0.000<0.05)的表达。结论:鸡血藤有效组分芒柄花素能够抑制原代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并下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股骨头坏死中骨破坏及塌陷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损伤后血清HCY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组,采用免疫法检测HCY,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C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患者HCY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且P<0.01),与病情呈负相关。患者脂联素水平和HCY水平呈负相关(r=-0.6188,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CY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文题释义: CiteSpace知识图谱:CiteSpace基于Java语言,将应用数学、统计学、文献计量学、信息科学等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对领域内研究文献的引文、作者、关键词进行时间空间多元共现分析,把数据分析映射在二维、三维图形中,从宏观、微观等多层面展现学术网络结构和动态变化,形成领域的知识图谱。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该病隐匿发生,临床主要有骨痛、驼背或身高变矮、局部压痛叩击痛等表现,发生骨折或合并症后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背景: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关领域内研究逐步发展壮大,但目前针对该领域内研究文献的发表情况、核心作者、研究力量等要素分析及系统综述较少。 目的:针对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CiteSpace知识图谱绘制及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过程、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依据与可行性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1993至2019年关于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纳入文献年度发文量、科研基金资助情况、高频被引文献等,并将纳入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使用CiteSpace V软件生成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453篇文献,该领域研究自1993年开展并逐渐获得重视,研究文献以期刊论文为主要形式;②各类科研基金中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最多;③核心作者有12人,主要研究者有郑洪新、梁文娜、葛建荣等,并形成相应的主要研究团队;④主要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⑤研究形成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聚类,并随时间推移呈现研究方向的转变趋势;⑥由以上分析可见,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历经20余年,形成多个研究力量、研究主题,其发展仍处于上升期;如能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不同地区、机构合作,进一步发掘中医药特色,有望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兴旺发展。 ORCID: 0000-0003-0247-9863(李绍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