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在病证结合诊疗模式下,目前尚缺少符合中医自身特点且能够被国际公认的疗效评价方法。如何在现代临床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评价中医疗效的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临床特点并能够被国内外认可的疗效评价方法以证明中医药的疗效,是中医药走向国际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中医疗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医疗效评价研究的方向及模式,以为今后探讨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补法乃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之一,临床应用至为广泛,深受医家所重视,亦为病家所接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通过服用营养保健滋补剂来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以求强化机体、祛邪治病、延年益寿的愿望愈来愈强烈,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药品市场上滋补保健品名目繁多,悦人耳目,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中医补法,笔者拟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安徽省铜陵市凤凰山区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治疗现状;对确诊患者进行相关干预,提高对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方法于2011年7月至8月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凤凰山社区≥20岁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共3 075例居民参加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针对确诊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进行随访干预平均10个月,记录资料,随访率95.4%。结果调查发现,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3.52%、78.2%、68.4%、51.6%,糖调节受损各率分别为15.15%、36.7%、8.6%、23.6%。通过科学干预10个月,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分别为89.3%、86.5%、67.4%和76.4%、66.5%、61.2%,其中糖尿病的治疗率、控制率及糖调节受损各方面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部分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的合理性大大提高。结论糖尿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并发症多,危害大,但可以通过科学干预,做到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作用.方法 选择有联合用药指征的BPH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特拉唑嗪+非那雄胺的联合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3g,1次/d.结果 观察组完成随访57例,对照组完成随访55例,均无急性尿潴留和前列腺出血情况发生.治疗1个月后2组IPSS、残余尿量和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夜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IPSS和残余尿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在IPSS、残余尿量和夜尿次数方面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特拉唑嗪+非那雄胺联合用药治疗BPH的基础上,加服金匮肾气丸能进一步减少夜尿次数和改善临床症状,而对前列腺体积、血睾酮和血雌二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Markov模型评价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支架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西医常规干预UA支架术后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建立Markov模型。通过40个Markov周期的状态转移概率和人均累积获得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的比较,评价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的疗效优势。结果经过Markov模型20年的预测,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组血运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中风、全因死亡的累积转移概率分别为56.65%、6.53%、5.16%、31.66%,人均累积QALYs为12.95;西医常规干预组相应的累积转移概率分别为55.31%、6.87%、5.25%、32.57%,人均累积QALYs为12.84。与西医常规干预比较,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的人均增量QALYs为0.11。结论基于Markov模型的预测结果,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干预UA支架术后患者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干预,说明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改善UA支架术后气虚血瘀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6~2020年发表的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或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手工检索其他渠道获得的文献以作为补充,搜索主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旋转胎头术在难产产妇处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难产产妇180例,依据处理方法分为手旋转胎头术组和常规助产分娩组两组,各90例。对比分析两组助产结局、第二产程时间、总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结果 手旋转胎头术组产妇的助产成功率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助产分娩组(82.22%),转产钳助产率、转剖宫产率分别为0、2.22%,均明显低于常规助产分娩组(8.89%、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旋转胎头术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和总分娩时间分别为(25.38±5.10) min、(2.00±0.20) h,均明显短于常规助产分娩组[(34.26±6.02) min、(2.46±0.50) h],产后出血量为(231.57±18.46) mL,明显少于常规助产分娩组[(321.35±30.0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vs. 1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 (或) 排便困难﹝1﹞.其中,排便次数减少是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有不尽感或排便时需要用手法辅助等.随着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便秘的人数也在愈发增加,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于普林等﹝2﹞对6个城市8252名≥...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初起多因嗜食肥甘,壅堵中焦,气机失运,或情志不畅;木土郁滞,脾胃失和,食、湿、痰、热诸邪内生而阻滞中焦,致使胃气上逆而发病。热-瘀-虚-毒是胃食管反流病重要的病机演变阶段;热邪伏留胃系是本病病机进展的始动因素;气分郁热久稽,内迫血分,损伤络脉,耗伤气津为中心环节;正虚邪留,邪蕴成毒为最终进展。基于此,认为本病早期以火热邪实为主,治宜清热降逆、祛邪开郁;病至中后期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在清热化痰、祛瘀解毒的同时,重视健运脾胃、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1月25日,搜集中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4软件按照Cochrane条目对文献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运用证据评价等级系统(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涉及1 702例患者,研究组(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856例,对照组(单独西药治疗)8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RR=1.21,95%CI=1.15~1.27,P<0.000 01)、胃镜疗效(RR=1.23,95%CI=1.14~1.32,P<0.000 01)、中医证候疗效(RR=1.23,95%CI=1.16~1.31,P<0.000 01)和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RR=1.27,95%CI=1.09~1.49,P=0.003)更优,且疾病复发率显著降低(RR=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