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503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794篇
预防医学   34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64篇
  13篇
中国医学   285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Survivin与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VCAM-1和Surviv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其中VCAM-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等因素有关(P均〈0.05);Survivin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P〈0.01);VCAM-1和Surviv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VCAM-1和Survivin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二者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92.
用SWOT法分析了医院进修医生管理工作积累的整体优势,认识到当前医院存在自满与浮躁是面临的主要劣势,剖析了医院进修管理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医院体制调整所带来一些威胁,提出了建立强专科、大综合、充实医院文化的进修医生管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3.
背景 随着对抑郁症了解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不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时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密切相关,而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则认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抑郁症、HPT轴和proBDNF三者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目的 探索甲状腺激素、proBDNF水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43例为病例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proBDNF水平;分析病例组甲状腺激素、proBDNF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甲状腺激素与proBDN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4、FT3、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FT3水平与HAMD-24总分及认知障碍评分呈正相关(P<0.05)。两组pro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proBDNF水平与HAMD-24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proBDNF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自杀、偏执、强迫、绝望感及睡眠障碍等问题,且有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 分析西充县人民医院2012-2017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进一步加强该院ADR监测水平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西充县人民医院2012-2017年ADR报告进行整理汇总,对患者性别组成、年龄分布、给药途径,ADR类型以及药品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ADR报告例数逐年上升,共纳入843例ADR报告进行分析,其中男性占50.42%,女性占49.58%;老年患者ADR发生率占比最高;抗感染药物类、消化系统类药物、心血管系统类药物以及电解质和营养药ADR发生率较高,但抗感染药物ADR发生风险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近6年来西充县人民医院ADR报告质量逐年提升,但仍需持续提高药品管理水平,规范医疗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用药的不适感和安全风险,以期促进该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7例)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n=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局部注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咯痰缓和时间、WBC总数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影像学炎症吸收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1%)(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咯痰缓和时间、WBC总数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王娜 《临床肺科杂志》2014,19(4):748-749
目的观察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RP及IL-6的表达水平。方法检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A组,n=32例)、脑梗死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B组,n=35)和门诊健康体检者(C组,n=30例)血清CRP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A、B两组患者血清CRP、IL-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且A组血清CRP、IL-6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B组(P0.05);A、B两组患者血清CRP表达水平与IL-6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RP及IL-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肺部感染的脑梗死患者,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清CA125、TNF-α及SIL-2R水平预测化疗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接受辅助化疗的卵巢癌患者4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妇女41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紫杉醇+铂类药物行常规化疗。对照组入组后、观察组化疗前及化疗2个疗程后检测血清CA125、TNF-α及SIL-2R水平。根据随访结局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CA125、TNF-α及SIL-2R水平,采用ROC曲线法分析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A125、TNF-α及SIL-2R分别为273.08±48.19 U/mL,2.26±0.51 U/mL和453.06±80.74 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A125、TNF-α及SIL-2R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93.51±29.14 U/mL,0.87±0.23 U/mL和294.56±75.81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CA125、TNF-α及SIL-2R水平分别为302.18±60.04 U/mL,2.41±0.66 U/mL和472.09±102.13 ng/m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48.03±49.15 U/mL,1.84±0.53 U/mL和409.38±95.72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后不良组CA125、TNF-α及SIL-2R水平分别为118.25±33.04 U/mL,1.29±0.33 U/mL和342.91±84.06 ng/mL,预后良好组分别为83.15±27.18 U/mL,0.78±0.21 U/mL和270.68±69.15 ng/mL,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但预后良好组较预后不良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CA125预测化疗后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cut-off值为263.19 U/mL,TNF-α cut-off值为1.95 U/mL,SIL-2R cut-off值为431.06 ng/mL,联合检测预测预后的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89.47%,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TNF-α及SIL-2R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化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联合检测CA125、TNF-α及SIL-2R对化疗后卵巢癌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王娜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2):123-125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运用于整个产程中,能有效缩短总产程的时间,降低侧切率、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产钳和剖宫产的几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妇分娩经历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18年9月31日符合阴道分娩且提前接受助产士门诊健康教育的低危产妇160例。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第一产程取床上卧位,第二产程取膀胱截石位分娩。观察组则采用第一产程在临产活动室采取自由体位(如使用分娩球坐、趴,扶手推车走动,扶舞蹈杆站立、一脚踩在矮板凳上等),第二产程自由选择舒适的分娩体位。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例数、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手术产率、分娩经历的满意度。结果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在会阴侧切、总产程时间、产时平均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产钳、剖宫产例数均较对照组降低,产妇满意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应用,能有效的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舒适度,使产妇在产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了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