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71.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姜厚朴饮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方法,研究不同基原和药用部位特征图谱的差异性,建立厚朴生品与炮制品的区分方法。方法:采用UPLC建立姜厚朴标准汤剂和饮片UPLC特征图谱,对姜厚朴不同基原和药用部位特征图谱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分析姜厚朴中生姜类成分。结果:20批姜厚朴标准汤剂、饮片有6个共有特征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2个特征峰,分别为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色谱峰的峰高比可能是厚朴与凹叶厚朴2种基原的区别点;姜厚朴根皮、干皮和枝皮特征图谱特征性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皮中厚朴酚、和厚朴酚总量最高,干皮中特征峰1~4含量最高。采用LC-MS检测出姜厚朴中6-姜辣素和6-姜烯酚,并利用m/z为295和277的离子峰,成功区分厚朴与姜厚朴。结论:所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方法能很好地用于姜厚朴不同基原和药用部位的差异性研究;所采用的LC-MS能有效地鉴别厚朴与姜厚朴。  相似文献   
72.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UPLC-DAD)对桃仁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的2种差向异构体(D型与L型)分离后进行测定。方法:以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体积为1 μL;柱温为20 ℃。结果:D-苦杏仁苷与L-苦杏仁苷能有效分离,D-苦杏仁苷在质量浓度为4.08~407.92 μg·mL-1,线性回归方程为Y=0.037 8X-0.012 3,r=0.999 8;准确度为96.09%~104.51%。结论:本方法能准确测定桃仁配方颗粒中D-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探讨和总结全身麻醉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900例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全身麻醉前后的特殊护理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并有效地进行实施,包括对患者认真做好麻醉前的心理护理,充分做好麻醉前的准备,麻醉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及时做好相应护理.结果 全身麻醉病人经过麻醉前,麻醉后的护理,平安度过苏醒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结论 通过麻醉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同一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率在不同时间CT增强图像上的稳定情况。方法:共124例无下肢静脉 疾病症状者进行了盆腔CT增强检查,并在1年内复查了CT增强检查,测量和比较2次检查中左髂总静脉受压率的变化 程度,并分析年龄与左髂总静脉受压率的相关性。结果:同一患者的2次检查中,左髂总静脉受压率基本相同,两者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7,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左髂总静脉受压率在2次检查中均无明显变化(P>0.05)。无论 受压率是否大于50%,左髂总静脉受压率在前后2次检查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左髂静脉受压率无明 显相关性(年龄<50岁:r=0.152,P>0.05;年龄≥50岁:r=–0.214,P>0.05)。结论:左髂总静脉受压程度基本稳定,不 随检查时间变化,受压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单次CT增强检查可以准确地显示、诊断左髂总静脉的受压程度。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在酸性缺氧微环境中,蛋白激酶D1(PKD1)对口腔鳞癌HSC-4细胞生长、代谢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 口腔鳞癌HSC-4细胞稳定转染PKD1,将未转染组、对照组和转染组细胞分别置于酸性或缺氧环境下进行培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KD1敲除率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实验成功建立了PKD1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酸性环境下,PKD1沉默后细胞自噬活性升高;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糖酵解中丙酮酸激酶(PKM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酸性和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结论 在酸性和缺氧环境下,PKD1基因沉默可促使口腔鳞癌细胞凋亡性自噬活性升高,且下调PKD1基因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糖酵解,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揭示PKD1在口腔鳞癌代谢和生长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口腔鳞癌治疗的可能靶点。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随机纳入500名T2DM患者,对可能引起DR相关一般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便于开展早期干预、预防,延缓或阻止DR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0-11—2011-12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500例,男264例,女236例;年龄38~88岁,平均(59.23±11.58)岁。所有病人均符合T2DM诊断标准且依从性较好。排除1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严重感染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  相似文献   
78.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非常困难,在诊断不明确而手术切除的结节中约有一半是良性。可选择的检查方法较多且各有特点,CT是最有价值且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法,CT导向穿刺活检假阳性极低,但有较高的假阴性。磁共振成像一般不用于孤立性肺结节的常规检查。PET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价格昂贵,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效果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相近.而且更廉价易得,应重视其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天葵子指纹图谱及指标性成分的测定方法,为天葵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天葵子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天葵子中格列风内酯、木兰花碱含量。结果:建立了天葵子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其相似度均大于0.9。格列风内酯、木兰花碱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525~524.770、0.514~514.108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73%、92.90%,RSD均小于3.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简便高效,可作为天葵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结合T1加权成像(T1WI)检测胆总管微小结石的诊断价值。对象与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有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56例胆总管微小结石(直径≤5mm)。术前作常规MRI检查(横断位T1WI:TR/TE 155ms/3.4ms,横断位和冠状位T2WI:15000ms/81ms)。MRCP检查采用EXPRESS脂肪饱和序列,包括5组胆管路径的斜冠状45mm厚层成像采集、5mm薄层冠状成像采集(资源图像),来源于资源图像的最大信号投影重建图像。MR检查后1~5天内行胆总管外科手术或ERCP取石。分析胆总管微小结石的T1WI和MRCP表现及MRCP和T1WI对微小结石的检测、诊断。结果:56例胆总管微小结石,合并胆囊结石30例,胆囊切除7例。47例T1WI胆总管微小结石高信号改变。MRCP显示阳性结石充盈缺损33例。T1WI及T1WI结合MRCP检出胆总管微小结石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RCP检查,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0.01)。结论:在进行MRCP检查的同时,辅以T1WI有助于提高胆总管微小结石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