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肝血瘀阻与肝纤维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0,自引:2,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肝血瘀阻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应用中药抗肝纤维化奠定理论基础。以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肝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各35例患者血清中人前胶原肽Ⅲ,透明质酸、层粘素,并以30名健康人为对照。对肝血瘀阻程度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作相关性分析。(1)肝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中hPCⅢ,HA、LN均显著高于肝病蛎血瘀证患者,后者又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2)肝血瘀阻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3)血府逐瘀汤不仅可  相似文献   
52.
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反复攻击建立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用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0 1ml/只 (含DHBV颗粒 0 5× 10 9)从胫静脉注射 1日龄樱桃谷鸭 ,每周 1次 ,从每 10周剂量加大为 0 2ml/只 (含DHBV颗粒 2 5× 10 9) ,16周末处死动物 ,观察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用此方法诱发鸭肝纤维化形成率达87 5 % ,与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诱发肝纤维化形成率接近 ,肝纤维化指标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明显增高 ,与肝纤维化程度一致。结论 :用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反复攻击复制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3.
男性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男性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关系的初步观察唐智敏,陈川明,王伯祥慢性肝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性别差异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为探讨其机理,我们观察了男性患者肝病血瘀证与性激素的关系。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符合全国肝炎会议病毒性肝炎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标...  相似文献   
54.
慢性肝炎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医诊断 多年来,国际上以及国内通用的慢性肝炎诊断分类是1968年在欧洲肝病学会学术大会上由11位著名肝病学家倡议确立的方案,我国也按此修订了我国的诊断标准,即1984年南宁会议和1990年上海会议所通过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随  相似文献   
55.
加强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乙肝病毒感染一直是我国肝病患者的主要病因,但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新感染人口的逐渐减少,丙肝病毒(HCV)感染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日趋突出。人类揭开HCV的面纱毕竟时日有限,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面对HCV感染的防治研究,迫切需要深入认识HCV的基因结构与临床的联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HBV前C区变异与患者病情轻重及血清e系统的关系,探讨改进的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用于筛选HBV前C区突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血清HBV DNA,根据adr亚型HBV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Pre-C起始密码上游及C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_1、P_2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使全前C基因区段(876p)增幅,用甲酰胺  相似文献   
57.
作者对80例CAH和1 00例CPH患者肝脏活检组织的病变程度与HBV血清学标志滴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变程度与某些血清学标志滴度显著相关,HBsAg与组织的免疫攻击性坏死及炎症反应有关,毛玻璃样肝细胞是贮存HBsAg的细胞,伴灶性坏死和/或小叶内炎的CAH患者的HBeAg滴度明显高于伴同样病变的CPH患者。  相似文献   
58.
叶下珠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的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叶下珠预防肝癌机制即对人肝癌细胞株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对经叶下珠药物血清处理后的人肝癌细胞株进行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甲胎球蛋白 (AFP)白蛋白 (ALB)的合成和分泌、 -谷氨酰转肽酶( -GT)活力的测定及细胞形态的电镜观察。结果 :叶下珠药物血清对该系细胞能抑制其生长 ,抑制克隆形成(P <0 0 5 ) ,减少AFP和 -GT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ALB的合成和分泌 (P <0 0 5 ) ,且呈现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关系 ,诱导细胞形态向正常方向分化。结论 :叶下珠药物血清能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 740 2向正常方向分化 ,具有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各家学说相继崛起,本文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则略陈管窥之见。一、几种基本治则的指导思想1.毒邪学说:认为乙型肝炎的基本病因是湿热毒邪为患,壅滞于肝则肝失疏泄,留阻于脾则脾失健运。陈氏说慢肝是“湿热余邪未清,湿邪留滞于脾胃,热邪蕴郁于肝胆,导致运化失司,疏泄不利,湿为阴邪,伤人阳气,热为阳邪,伤人阴血,肝藏血,郁热与血相结成淤,因此致残余湿热之邪终于导致机体阳气发生衰退性变化和失调变化。”若“湿热较盛,余  相似文献   
60.
1994年,在墨西哥坎肯的世界肝病学术大会和美国洛杉矶的世界消化病学术大会上,国际肝病专家小组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分级和分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简称1994年方案,以区别于1968年方案)。该方案立即引起了国际肝病学界的重视。为了使该方案更加完善,特提出几点补充意见,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