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92只SD大鼠设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6 mg/kg)组和TPL低、中、高(0.2、0.4、0.8 mg/kg)剂量组,每组3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2 h的方法复制CIR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3 d开始给药,1次/d,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观察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缺血侧皮层组织炎症介质含量,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小胶质细胞表型M1型标志物CD86/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M2型标志物CD206/Iba-1,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PL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率、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以及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诊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给予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以及血清ox-LDL、PCT、MCP-1、IGF-1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以及血清ox-LDL、PCT、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IGF-1水平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水平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不仅可以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血清ox-LDL、PCT、MCP-1水平,提高IGF-1水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PSQI、HAMA、HAMD、DBAS)、血清指标(GABA、BDNF、SP)、血浆指标(COR、NPY、5-HT、NE)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疗效指标(PSQI、HAMA、HAMD、DBAS)、血清指标(GABA、BDNF、SP)、血浆指标(COR、NPY、5-HT、NE)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入睡时间、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液相关指标(GABA、BDNF、SP、COR、NPY、5-HT、NE)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血压计是医院最易出故障的医疗器械.而目前执行的一年送检一次的检定规程,对医院使用部门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5.
关节软骨损伤是引起关节疼痛或不适的重要原因,其较差的自愈能力导致了疼痛的进行性加重及早期骨关节炎的发生。ren 等[1]对993例膝关节疾病患者关节镜下软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病理学结果显示软骨的损伤率达66%,11%患者出现全层性软骨缺损。目前已有多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是患者最易接受的治疗方式,如口服氨基葡萄糖,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或者使用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均能达到缓解疼痛、延缓退变的目的,但这些治疗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修复损伤的软骨;骨髓刺激技术可以促进纤维软骨的再生,但其韧性和弹性均较透明软骨差;组织工程、骨膜移植等技术已证实可以促进透明软骨的再生[2],但同时发现其形成的透明软骨不能够长期维持组织学和力学特性。如何利用不同的种子细胞、载体支架及细胞因子组合,培养出胶原含量高、生物性能好的透明软骨引起了广大科研及临床工作者的兴趣。同时,转基因技术与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利用转基因靶细胞持续大量分泌细胞因子,促进透明软骨再生,获得与原生软骨性质相近的透明软骨业已成为目前软骨损伤治疗的新课题。现就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朊蛋白病(prion disease)是一类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包括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综合征和库鲁病,其中CJD是最...  相似文献   
17.
镍钛聚髌器在髌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髌骨骨折采用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术后5d让病人在床上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7d后扶拐负重行走。结果:随访4个月~1年,平均6个月。按膝关节评定标准,14例达优秀标准,1例屈曲受限30°。结论:镍钛聚髌器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熊果酸对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易损斑块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10、20、40 mg·kg-1)组和阿托伐他汀(ATO,2 mg·kg-1)组,每组24只。采用高脂饮食2周+ip维生素D3+液氮冷冻损伤血管+免疫刺激的方法制备CAS易损斑块大鼠模型,继续高脂饮食10周。造模第3周开始,各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10周。通过苏丹IV染色观察颈动脉斑块分布,计算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PA/LA);通过HE染色、Movat五色染色观察颈动脉组织病理学改变和斑块形态,计算颈动脉斑块泡沫细胞容积分数(FVF)和胶原容积分数(CVF);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C)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颈动脉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明显增多,PA/LA显著升高(P<0.01);颈动脉可见平滑肌细胞增多、排列紊乱、内膜增厚、大量泡沫细胞聚集等病理学改变;LDL-C、MDA、ox-LDL-C、TNF-α、IL-1β、ICAM-1、MCP-1水平显著升高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TLR4、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20、40 mg·kg-1组和ATO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明显减少,PA/LA显著降低(P<0.01);颈动脉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FVF显著降低、CVF显著升高(P<0.01);LDL-C、MDA、ox-LDL-C、TNF-α、IL-1β、ICAM-1、MCP-1水平显著降低且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TLR4、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熊果酸具有减少和稳定大鼠CAS易损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12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芪甲苷20、40、80 mg/kg组和妇科千金片250 mg/kg组,每组20只。通过机械损伤加混合细菌感染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造模10 d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30 d。肉眼观察大鼠子宫状况并根据Verco评分标准进行子宫粘连评分;计算子宫系数;HE染色法行子宫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IL-10含量;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kb)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子宫大体呈现充血水肿、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活动度变差或固定不动等改变,子宫粘连评分和子宫系数均显著升高(P<0.01);子宫组织可见肌纤维紊乱、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减少等病理学改变,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而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子宫组织Tlr4、Myd88、Nfk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40、80 mg/kg组和妇科千金片150 mg/kg组大鼠子宫大体情况明显改善,子宫粘连评分和子宫系数显著降低(P<0.01);子宫组织病变明显改善且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且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子宫组织Tlr4、Myd88、Nfk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病变和子宫粘连、降低炎症反应,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具有保护作用,黄芪甲苷上述作用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