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也迅速,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生活方式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超重肥胖人数增加,血脂异常增高,生活节奏加快,体育运动减少等这些均导致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速增长,而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患病人数极为庞大,发病人可在各个年龄段,不论男女性别,可由多种因素而发生,通过临床控制心律失常可显著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因此努力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控制率,从而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2.
介绍一种用护理类级护理病人的新方法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周素鲜,刘宏珍,王亚利,吴谓红类级护理是从病人的需要出发,将其需要分为七大类:卫生与舒适、饮食、排泄、交流与指导、呼吸、观察及治疗、诊断措施。对病人实施全面整体的计划护理。将对病人进...  相似文献   
23.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为估计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n=20)和健康查体儿(n=13)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含量。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CD4^ ,CD8^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恢复期CD4^ ,CD8^ ,CD4^ /CD8^ 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太比例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4.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肌炎患儿淋巴细胞凋亡的改变、细胞免疫状况及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心肌炎患儿 2 0例 ,采用光镜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 ,同时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另外以 13例正常健康查体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心肌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检出率为 10 0 % ,凋亡率为 5 .5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下降 ,与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心肌酶谱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 (P <0 .0 1)。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与细胞凋亡过度导致T淋巴细胞免疫功下降有关 ,其相关性呈动态变化 ,可作为病情变化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肾络通药物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ECM)不同成分的抑制作用及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血清药理学方法 为基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Ⅱ)的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Ⅳ型胶原的含量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肾络通对其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肾络通能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分泌与表达,此作用是其防治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14例,分为糖尿病组42例、糖耐量减低组26例和糖耐量正常组46例。比较三组超声心动图有关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组间射血分数(EF)、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峰和A峰比值(E/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短轴缩短率(FS)、左房内径(LA)、左室内径(LV)、室间隔(IVS)、左室后壁(LVPWD)、主动脉根部直径(AO DI-A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合并冠心病时,左室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2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一种急性时期反应蛋白,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情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 pro- 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CRT组),另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经济等原因未接受CRT(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QRS宽度、LVEDD、LVEF、血清NT- pro- BNP及MMP-9的水平(采用ELISA法)。结果 CRT组治疗前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分别为(912.5±194.2)pmol/L、(682.9±282.1)ng/L,CRT 1、3、6个月血清 NT- pro- BNP 水平分别为(379.8±200.5)、(284.7±151.6)、(185.4±82.0)pmol/L,MMP-9水平分别为(543.5±208.3)、(401.1±144.8)、(383.0±198.4)ng/L;而对照组治疗1、3、6个月血清NT- pro- BNP水平分别为(614.1±234.6)、(572.1±165.6)、(553.6±130.1)pmol/L,MMP-9水平分别为(665.6±227.8)、(641.2±268.6)、(573.7±135.9)ng/L。CRT组术后血清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血清中NT- pro- BNP和MMP-9水平显著下降,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清MMP-9和NT- pro- 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水平,探讨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高剂量两组各36例,在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上,低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一天,高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一天,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IL-6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血清hs-CRP和IL-6水平都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血清hs-CRP和IL-6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使用瑞舒伐他汀尤其使用大剂量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脂水平,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