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去前肢卵巢对大鼠腰椎间盘和椎体骨密度的影响,建立大鼠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内在机制、椎间盘退变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腰椎间盘退变组、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复合模型组),每组10只。腰椎间盘退变组大鼠去除双前肢,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大鼠在去除双前肢3个月后,再去除双卵巢。8个月后,通过Micro-CT扫描观察椎体骨密度,藏红O-快绿染色法观测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Ⅱ、Ⅹ胶原在椎间盘中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表达,以评价去除双前肢和双卵巢对椎间盘退变和椎体骨密度的影响。结果:Micro-CT扫描发现,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动物椎体骨质疏松明显;藏红O-快绿染色法显示椎间隙变窄,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椎间盘组织退变明显,软骨板发育不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椎间盘内Ⅹ型胶原表达增加,Ⅱ型胶原表达降低;RT-PCR分析发现,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ol2a1)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Agc1)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Ⅹ型胶原(type X collagen,Col10al)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腰椎间盘退变组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聚集蛋白聚糖降解酶2(aggrecanase-2,ADAMTS-5)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8)。结论:采用去双前肢和去卵巢的方式建立的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出现了肾虚"骨象"———骨质疏松,并在组织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表现与临床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更加相似。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运用18F-FDGPET/CT的方法监测同步和交替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对同步和交替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过程中,采用18F-FDGPET/CT的检测手段对患者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同步放化疗组和交替放化疗组的SUVmax值、SUVmean值、MTV值均下降,但同步放化疗组的下降百分率比交替放化疗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21);同步放化疗组MTV值的下降百分率亦比交替放化疗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同步放化疗组的CR率、PR率、中位生存期、胃肠道反应率、骨髓抑制率均比交替放化疗组高,而局部复发率、远地转移率均较交替放化疗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18F-FDGPET/CT的检测方法监测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的效果优于交替放化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93.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从传统的活血化瘀类名药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中分离出来的,也是红花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HSYA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有降压、保护心肌、抗凝、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文章对此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12例既往口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来又因病情进展而口服厄洛替尼的NSCLC患者,均予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口服,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口服厄洛替尼组12例病人无CR及PR病人,疾病控制率75%(9/12),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4.1个月,症状缓解率7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治疗NSCLC失败后,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可延长病人PFS时间,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III(apoCIII)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每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口服,共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apoCIII水平和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poCII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TG、TC、LDL、VLDL、apoCIII及MAU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poCIII水平明显升高,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其水平异常,有利于降低MAU。  相似文献   
96.
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每年新增肺癌病例中13%为小细胞肺癌(SCLC),而其中广泛期SCLC占所有SCLC的60%~70%.尽管初治的SCLC多数对化疗敏感,但化疗可导致体质下降,肝肾及骨髓储备功能差.本研究旨在评价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ED方案治疗初治的广泛期SCLC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牛凯  王小姗 《癫痫杂志》2021,7(3):241-245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是最常见的儿童局灶性癫痫综合征,可导致患儿神经心理功能的广泛受损.然而,BECT的治疗一直存在颇多争议,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时机缺乏统一结论,药物治疗的具体风险和收益尚未明了.本文...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对T2DM合并蛋白尿患者病理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T2DM合并蛋白尿并行肾活检的患者87例,根据肾活检病理结果分为T2DM合并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组(IMN,n=46,包括IMN合并DKD患者3例)、DKD组(n=25)及T2DM合并其他类型肾病组(其他组,n=16)。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结果 DKD、其他组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低于IMN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抗PLA2R抗体预测IM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P<0.05),最佳截断值为13.80 RU/ml,灵敏度0.804,特异度0.95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M病程、eGFR、血清抗PLA2R抗体是IMN的影响因素,DR、SBP、血清抗PLA2R抗体是DKD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的T2MD合并蛋白尿患者,病理诊断为IMN可能性较大,可用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
乐海峰  陈勇华  王建林  牛凯  吴赫南 《新中医》2020,52(16):126-128
目的:观察智能电针联合齐拉西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肌肉注射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智能电针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5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P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电针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冲动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究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疗效的差异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规律透析且初次应用罗沙司他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基线及服用罗沙司他2、4、6、8周时血红蛋白(Hb)水平,按用药后各检测点Hb较基线的涨幅情况分为A组(Hb涨幅≥10 g/L)和B组(Hb涨幅<10 g/L或降低);对比两组间基线数据的差异,并探究相关性。结果 服用罗沙司他2周、4周时A组铁蛋白及年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罗沙司他6周、8周时A组年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罗沙司他2周(rs=0.359,P=0.031)、4周(rs=0.493,P=0.003)、6周(rs=0.496,P=0.003)、8周(rs=0.417,P=0.018)时的血红蛋白与年龄呈正相关;各检测时间点Hb与基线铁蛋白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年龄及基线铁蛋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