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背景:自杀基因系统无选择性,不仅能杀伤癌细胞,对正常细胞也有同样作用,所以构建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的:评价载脂蛋白E修饰脂质体(apoE-lipoplexes)介导TK/丙氧鸟苷自杀基因质粒转染对Li-7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
  方法:apoE-lipoplexes包裹pAFP-TK-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转染Li-7细胞,筛选HSVtk稳定表达细胞克隆(Li-7-tk),荧光显微镜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HSVtk基因表达,MTT法评价HSVtk/丙氧鸟苷系统对Li-7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与结论:自杀基因质粒转染Li-7细胞经筛选得到稳定克隆(Li-7-tk),HSVtk/丙氧鸟苷系统作用于 Li-7细胞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在甲胎蛋白阳性的Li-7肝癌细胞中,自杀基因载体稳定表达并有效杀灭癌细胞。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探讨氧化应激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n=6];尿毒清组(n =6),14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升高,肾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增加,T-SOD活性降低,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肾脏病理改变加重,尿毒清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好转(均P<0.05).结论 UUO可以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氧化应激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尿毒清治疗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4.
胡天晓  牛凯  刘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131-2134
二甲基精氨酸是L-精氨酸的同系物,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作为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剂,因其能够降低一氧化氮水平进而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而备受关注。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L-精氨酸、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具有相同的细胞转运通路,可能对一氧化氮的合成存在间接的影响。肾脏作为二甲基精氨酸代谢的主要脏器,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影响二甲基精氨酸的代谢。二甲基精氨酸水平的变化又会影响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二甲基精氨酸有可能作为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其近期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观察去前肢卵巢对大鼠腰椎间盘和椎体骨密度的影响,建立大鼠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探讨椎间盘退变的内在机制、椎间盘退变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腰椎间盘退变组、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复合模型组),每组10只。腰椎间盘退变组大鼠去除双前肢,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大鼠在去除双前肢3个月后,再去除双卵巢。8个月后,通过Micro-CT扫描观察椎体骨密度,藏红O-快绿染色法观测椎间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Ⅱ、Ⅹ胶原在椎间盘中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表达,以评价去除双前肢和双卵巢对椎间盘退变和椎体骨密度的影响。结果:Micro-CT扫描发现,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动物椎体骨质疏松明显;藏红O-快绿染色法显示椎间隙变窄,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椎间盘组织退变明显,软骨板发育不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椎间盘内Ⅹ型胶原表达增加,Ⅱ型胶原表达降低;RT-PCR分析发现,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ol2a1)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Agc1)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Ⅹ型胶原(type X collagen,Col10al)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腰椎间盘退变组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腰椎间盘退变组和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组聚集蛋白聚糖降解酶2(aggrecanase-2,ADAMTS-5)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8)。结论:采用去双前肢和去卵巢的方式建立的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出现了肾虚"骨象"———骨质疏松,并在组织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表现与临床肾虚型腰椎间盘退变更加相似。  相似文献   
87.
河北省四县农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北省四县农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农村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使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方法,依据1999年WHO/ISH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于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对四县农村逐户进行人口检测和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统计,所有数据利用SPSS11.0统计处理,显著性检验使用χ2检验。结果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农村常住农民资料完整共19188人,人群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6.13%,标化率为25.04%。在正常血压人群中各种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高血压人群中各种危险因素的检出率。高血压患病危险与年龄、体重指数、腰围、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均呈正相关。本次调查中高血压知晓率为40.5%,治疗率为31.9%和控制率为5.7%,均较1991年明显提高。结论河北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可能与经济发展后不良生活方式增加和人口老龄化有关,除需积极开展人群高血压管理和治疗外更应注重高血压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膝关节镜髁间窝成形术中,使用一次的动力性磨钻损坏以及表面化学物质残留情况.方法 对于26例膝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术中使用的一次性动力性磨钻,光镜下观察磨钻柄的结构,对磨钻表面可能残留物质进行化学分析.结果 使用一次的动力性磨钻,磨钻柄处未见明显损伤,但磨钻金属杆可见划痕,磨钻头部有化学物质残留,以碳化物为主.结论 髁间窝成形术中,单次使用的磨钻,可能会释放金属离子到关节腔,其表面有化学物质残留,如果重复使用,可能增加关节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运用18F-FDGPET/CT的方法监测同步和交替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对同步和交替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过程中,采用18F-FDGPET/CT的检测手段对患者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同步放化疗组和交替放化疗组的SUVmax值、SUVmean值、MTV值均下降,但同步放化疗组的下降百分率比交替放化疗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21);同步放化疗组MTV值的下降百分率亦比交替放化疗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同步放化疗组的CR率、PR率、中位生存期、胃肠道反应率、骨髓抑制率均比交替放化疗组高,而局部复发率、远地转移率均较交替放化疗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18F-FDGPET/CT的检测方法监测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的效果优于交替放化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90.
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是从传统的活血化瘀类名药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中分离出来的,也是红花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HSYA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有降压、保护心肌、抗凝、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文章对此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