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乌头碱等6 种单酯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及生附子与大黄配伍后生物碱的含量进行测定,从化学成分角度为阐释附子炮制及配伍减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 色谱柱(4.6 mmx250 mm,5 μm),以乙腈-40 mmol·L-1 醋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H9.8)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结果:附子中6 种酯型生物碱分离良好,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102.4%;与生附子相比,黑顺片、白附片及生附子大黄配伍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附子类药材中6 种酯型生物碱的同时定量分析;炮制或配伍可明显降低附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从而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32.
于霄  宋静  熊志立  李发美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4):3310-3313
目的:在HPLC法同时测定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含量的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的方法学考察模式,验证此方法在淫羊藿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淫羊藿药材为研究对象,药材中4个主要有效成分为指标成分,分别建立淫羊藿苷与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该4个指标成分的含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12批淫羊藿药材中4个指标成分的含量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用一测多评法控制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是可行的、准确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柚皮苷及其代谢物柚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骨碎补药材中加入50%乙醇加热回流1h,提取物用50%PEG400制成混悬液灌胃给予大鼠。血浆样品处理采用液液萃取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试剂,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色谱条件采用ACQurrYUPLCTMBEH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80:20,v/v),流速为0.25mL.min-1,柱温为25℃;质谱条件采用ESI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578.4→270.7(柚皮苷)、m/z270.7→150.7(柚皮素)和m/z149.9→106.6(内标)。结果:柚皮苷和柚皮素的Gmax分别为(2.56±0.77)×103ng·mL-1和222±45ng·mL-1,Tmax分别为0.67±0.20h和8.0±1.3h,AUC0-t分别为(3.23±0.54)×103ng·mL-1.h和(1.57±0.37)×103ng·mL-1h,AU0-分别为(3.29±0.54)×103ng·mE-1.h和(1.79±0.43)×103ng·mL-1h,柚皮苷的咖为4.1±0.8h,且在其药时曲线8h处出现另一微小的峰。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药动学研究结果为骨碎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及系统生物学对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研究的进展,回顾了我国中药质量标准的历史和现状,并描述了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向“整体”、“综合”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具有“整体”特征的指纹图谱在中药的真实性鉴别、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评价和控制及与药效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描述了系统生物学的各种“组学”在中药材的种质资源和质量控制、中药整体药效物质研究及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生物学的引入将促进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