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研究暴露于黄色网站对已经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性行为、性态度的影响,为减少大学生的危险性行为,制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5所大学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研究基线调查.选择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776名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因特网黄色信息暴露与大学生性行为、性态度的关系.结果 过去3个月发生性行为的学生中51.9%的男生和7.5%的女生暴露于黄色网站.暴露于黄色网站的男生更可能与多个性伴发生性关系(OR=2.45),商业性关系更为活跃(OR=6.48),性行为更频繁(OR=1.88),更多地在网上寻找性伴(OR =9.91)和网恋(OR =2.71),更多同意付钱发生性关系(OR=2.72);女生则更可能发生非固定性伴性行为( OR =4.48),一个时间段内与多个性伴发生性关系的更多(OR=2.30),为钱发生性关系的女生也更多(OR =5.72).结论 网上黄色信息暴露对有性行为大学生性行为、性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校园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工作应特别关注暴露于黄色网站的已发生性行为的学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阳夫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方法 对浙江省艾滋病疫情网络数据库进行整理,选取2008年底之前报告且配偶首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HIV单阳夫妻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感染危险行为和性病史、夫妻间安全套使用、配偶HIV血清阳转情况及阳转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843对HIV单阳夫妻纳入本研究;感染者中男性占61.7%,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占78%.感染危险行为以非婚异性性接触史为主,占75.4%;截止2009年底,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夫妻间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8.4%,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配偶HIV血清阳转率为0.74/100人年;配偶阳转的危险因素是诊断为AIDS,保护性因素包括随访次数多和坚持使用安全套.结论 HIV单阳夫妻初次诊断时存在夫妻间HIV传播的危险,随着诊断时间的延长,传播的危险性有所降低,及早发现夫妻间HIV阳性方感染状况,及时开展感染者及配偶干预工作可能有利于预防夫妻间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93.
94.
截止2002年底,浙江省累计报告HIV/AIDS人数已达40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5例.浙江省户籍的HIV/AIDS占报告人数的38.1%.为更好地了解浙江省户籍HIV/AIDS的医疗保健服务、社会生活等现况及需求,专门开展了浙江省户籍的HIV/AIDS的现况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大学生首次性行为与有关性行为关联情况,探索首次性行为对以后性行为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浙江省2所大学所有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其中1505名报告已经发生性行为并回答了所有有关性行为的男生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在1505名有性行为的大学男生中,194名(12.9%)首次性行为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而1311名(87.1%)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首次性行为是与非固定性伴发生的,在此后的性经历中,更可能有2个和2个以上的性伴侣,更可能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更可能曾经被诊断为性病,更可能曾经在娱乐场所发生性关系。首次性行为时,有1005名男生(66.8%)没有使用安全套。首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在过去的1a中,更可能从未或者很少使用安全套;更可能在最后一次性生活中,没有使用安全套。结论首次性行为的性伴侣为非固定性伴以及没有使用安全套与今后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有关联。  相似文献   
96.
目的调查县级艾滋病防治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隔离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的1157名艾滋病防治相关部门领导干部进行匿名自答式问卷调查,应用SPSS12.0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有13.7%的领导干部主张对HIV/AIDS采取隔离措施,艾滋病不传播和预防措施知晓得分、对国家反歧视和救助关怀措施的策略措施知晓情况、对HIV/AIDS的羞辱性观点是独立影响因素,知识得分高的领导干部有歧视态度的可能性要远低于得分低者,认同“只有道德败坏的人才会得艾滋病”的观点者,持有隔离态度观点的可能性是无此观点者的2.767倍(OR=2.767)。结论县级艾滋病防治相关部门领导干部中对HIV/AIDS存在歧视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策略倡导和知识宣传,减少对HIV/AIDS的歧视,利于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97.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评价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并提出大学生危险行为干预策略.方法 选择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后,采用匿名问卷调查3 344名大学生的艾滋病有关知识、危险行为、性行为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干预服务情况.使用EpiData 3.1和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114名学生发生过危险性行为,占被调查学生的3.4%(95%CI:2.5%~4.0%).危险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学生高于女学生(OR=5.366),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OR=1.97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OR=2.209),每月费用支出高者高于每月费用支出低者(OR=3.580),赞同学生性行为学生高于非赞同学生(OR=3.627).结论 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发生还处于较低水平.在艾滋病预防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男生、高年级学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高消费学生,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性态度的改变,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开展暗娼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的意识,促使其改变不安全性行为,形成使用安全套、定期体检、及早治疗性病等安全行为,减少其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健康信念模式、阶段变化理论等个体行为改变理论提出处于不同行为阶段的对象对信息的需求、渴望获得的支持和服务是不一样的,为了解暗娼艾滋病健康教育需要情况,提高针对暗娼开展小媒体宣传、同伴教育等当前常用的暗娼高危行为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9.
大学生性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有性行为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感染危险感知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浙江省2个综合性大学,开展集中组织形式的自答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对22940名大学生开展了调查,其中问答近一年有性行为大学生1782人(7.8%),一年内曾有2个及以上性伴的占22.3%,近一年性行为中始终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5.3%。不同年级艾滋病感染危险感知水平、性伴数和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作用认识的学生始终使用安全套情况不同;多因素分析表明,促进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作用的教育和增强使用意识等因素可以促进大学生实施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0.
陈晨  潘晓红  李静静 《新中医》2021,53(1):150-154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糖尿病患者200例按患者的意愿分为接受西医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78例和接受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的观察组122例,随访1年。观察2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比2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自我效能感测量表和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2组FBG、P2hBG和HbA1c水平均较护理前下降,护理后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1年内的再住院率9.02%,对照组为2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60%,对照组为34.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保健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