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在不能满意获得自体骨的情况下 ,应用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大段同种异体骨来源并不困难 ,而且可供不同形态、大小的需求。同种异体骨较人工假体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骨端可获得牢固的生物愈合以及更容易使重要的肌腱韧带附丽 ,远期功能较好〔1〕。所以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防止感染1 1 防止交叉感染同种异体骨移植既可因感染而导致植骨失败 ,也有引起人类疾病传播 ,交叉感染的危险。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 1988年报道了世界第 1例因骨移植而传播艾滋病 ,术后 4年病…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究分析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心内科进行诊治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之后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射血分数)、以及10min的行走距离。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后的LVEDD、LVESD、LVEF以及10min的行走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中,联合使用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LVEDD、LVESD、LVEF等各项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基于肌骨超声评价“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及对照组(25例),研究组采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腔积液量、滑膜增生程度、WOMAC评分、膝关节周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腔积液量、滑膜增生程度、WOMAC评分、膝关节周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WOMAC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关节积液量、滑膜增生程度、WOMAC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研究组WOMAC评分、膝关节周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可有效、安全地改善KOA患者症状、体征,且治疗效应具有一定持续性;通过肌骨超声观察发现,“贺氏针灸三通法”可能通过改善膝关节滑膜炎减轻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5.
裸花紫珠片治疗内痔出血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成药裸花紫珠片+化痔栓对以出血为主要症状内痔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外科门诊治疗的126例内痔出血患者,应用口服裸花紫珠片+化痔栓肛门局部用药8天,观察患者的3天止血率、总有效率、脱出症状消除、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的变化,并同口服安络血+化痔栓治疗的27例进行对比。结果 裸花紫珠片*化痔栓组的3天止血率为65.1%,总有效率为87.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9%和74.1%(P<0.01)。治疗组的42例Ⅱ期内痔中,有27例(64.3%)的患者脱出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对照组仅2例(22.2%)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检查无明显改变,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比治疗前有所下降,血小板数量增多,出凝血时间缩短。结论 认为裸花紫珠片+化痔栓治疗以出血为主的Ⅰ、Ⅱ期内痔,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可以作为门诊治疗内痔出血的首选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46.
游伟  孙敬青 《光明中医》2014,(10):2126-2127
慢性疲劳综合征(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 CFS )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疼痛、淋巴腺压痛、低热、失眠和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症候群。近年来CFS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穴位按压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躯体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5年于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治疗的血管性痴呆伴随躯体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穴位按压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穴位按压组中患者每日接受家庭护理人员按压局部阿是穴,30 min/次。药物组中患者每日按需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均接受12周治疗。主要评价指标是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和中文版晚期老年痴呆症疼痛评估量表(Chinese Pain Assessment in Advanced Dementia Scale,C-PAINAD),次要评价指标是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FPS-R与C-PAINAD评分均在12周后显著降低。在第1、2周时,穴位按压组疼痛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在第4、6、8、10、12周时穴位按压组疼痛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2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在12周后升高。其中,第1、6、8、10、12周时穴位按压组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药物组中2例患者存在轻度的胃肠道症状,穴位按压组中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前2周治疗期间能够更快地减轻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躯体疼痛,而穴位按压的止痛效果在接下来的10周更为有效,并且这种治法安全、更容易被护理人员接受。2组治疗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8.
从《灵枢》“天牖五部”出发,通过整理《灵枢》中关于颈项部腧穴的论述、回顾后世针灸相关医籍中对颈项部腧穴的认识、总结近现代医家对颈项部腧穴的应用创新情况,梳理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渊源;结合近现代诸多针灸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应用颈项部腧穴的学术特点,如擅长运用颈项部组穴、擅于发现颈项部“奇穴”、强调针刺手法、考究针刺深度等,从而引发针灸从业者思考如何开发颈项部腧穴更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患者男性,67岁,双下肢静脉迂曲成团20年,酸胀5年,右小腿内侧破溃6个月,临床诊断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给予王玉章回阳生肌法内服药配合外治法治疗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目的 通过iMap-血管内超声(IVUS)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筛选2018 年1月至 2020 年 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完成iMap-IVUS分析的ACS患者89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脏CTA检查,测算EATV。根据EATV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H组,≥86 cm3,n=47)和低水平组(L组,<86 cm3,n=4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AG和iMap-IVUS影像学结果。 结果 H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C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均高于L组(P<0.05);冠状动脉斑块含钙化成分明显少于L组(P=0.002),坏死核心明显多于L组(P=0.007),且薄纤维帽斑块(TCFA)发生率显著高于L组(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ATV(OR=2.465,95%CI=1.35~4.50,P=0.002)是TCFA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iMap-IVUS分析证实,ACS患者EATV升高与易损斑块有良好相关性,可作为预测TCFA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