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分析早期联合使用吸入性布地奈德和枸橼酸咖啡因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以期为BP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滨湖医院选取胎龄<32 周且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60例,随机分成咖啡因+布地奈德组(n=30例)和咖啡因组(n=30)。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撤机后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BPD 发生率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咖啡因+布地奈德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吸氧时间明显短于咖啡因组(t=2.09,Z=2.36,P<0.05),咖啡因+布地奈德组的BPD发生率较咖啡因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合使用吸入性布地奈德和枸橼酸咖啡因能够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及吸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B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重症感染、休克和大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各种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达50%~90%[1-3].  相似文献   
103.
低血钾可引起心肌应激性增高而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但引起房室传导阻滞(A-VB)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严重低血钾引起的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史资料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25~56岁。起病前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心肌明显缺氧过程。未用过噻嚷类、标利尿剂及其它能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的药物。病因与诱因:甲亢3例,肾小管住酸中毒2例,周期性麻痹2例。丁胺卡那霉素引起3例(其中l例同时服用宫血宁药物)。血钾水平1.2~208mmol/L,平均1.617mmol/L。1.2临床特点均突然起病(最短就诊时间1.5h,最长1…  相似文献   
104.
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声门下吸引(CASS)预防机械通气(MV)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ICU 111例气管插管行MV的患者随机分为CASS吸引组56例为A组,对照组55例为B组,同步收集口咽部、声门下、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记录每日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量、发生VAP的例数及时间、MV天数、死亡人数。依据保护性毛刷采样定量培养结果确定VAP病原体。结果(1)MV 5 d内,A组VAP发生率10.7%显著低于B组的41.8%(P<0.01);A组VAP发生的中位时间6.0 d,四分位间距1.5 d,显著较B组中位时间4.0 d,四分位间距3.0 d为晚(P<0.05);A组声门下分泌物革兰氏阳性G~ 致病菌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2)28例(47.5%)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出现致病菌前声门下分泌物就发现了该致病菌; 21例(44.7%)口咽部、声门下、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来的致病菌是一致的。(2)两组下呼吸道分泌物致病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G~-杆菌为主,主要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4)未发生VAP者声门下分泌物的平均吸引量显著高于发生VAP者吸引量(P<0.01),每日吸引量较多患者发生VAP时间迟于较少患者(P<0.05),MV时间短于较少患者(P<0.01)。结论(1) CASS可以降低早发VAP的发生率,使发生时间延迟,声门下分泌物的G~ 致病菌浓度降低。(2)声门下分泌物是VAP病原菌的重要来源。(3)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与是否发生VAP及VAP发生时间有关。(4)CASS方法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5.
温晓红 《中原医刊》1999,26(2):21-22
大肠埃希氏菌当机体在抵抗力下降或婴幼儿、老人可引起急性腹泻或尿路感染。本文就1993年6月发生在我院新生儿室内一起新生儿大肠埃希氏菌肠炎的流行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情况:10例中男4例,女6例。发病日龄1~3天8例。7天、9天各1例。生产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血清E-选择素(CD62E)、白介素-17(IL-17)表达水平及其与发病风险、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诊治的NRDS早产儿78例为NRDS组,无NRDS的6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观察NRDS组血清CD62E、IL-17水平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分析CD62E、IL-17对早产儿NRDS的影响;比较不同病情的NRDS早产儿CD62E、IL-17水平,分析CD62E、IL-17与病情相关性。结果NRDS组血清CD62E为(37.29±18.95)ng/mL,IL-17为(101.63±52.31)ng/L,均高于对照组[CD62E为(17.77±8.42)ng/mL、IL-17为(61.10±24.9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结果显示:CD62E(OR=1.111,95%CI=1.063~1.162)、IL-17(OR=1.012,95%CI=1.001~1.023)是早产儿发生N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ROC曲线显示:CD62E、IL-17诊断早产儿NRDS的AUC为0.836(95%CI=0.770~0.902)、0.732(95%CI=0.645~0.819)(均>0.7);CD62E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75.6%、81.7%,IL-17依次为56.4%、98.3%;CD62E、IL-17最佳临界值为24.5ng/mL、102.5ng/L;而两项联合诊断的AUC(95%CI)为0.875(95%CI=0.815~0.934),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78.2%、91.7%。重度NRDS早产儿血清CD62E(55.47±21.89 vs 39.26±12.61,ng/mL)、IL-17(147.47±27.00 vs 116.31±39.75,ng/L)高于中度患儿,中度患儿血清CD62E(39.26±12.61 vs 19.77±8.25,ng/mL)、IL-17(116.31±39.75 vs 40.18±23.68,ng/L)高于轻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CD62E、IL-17与早产儿NRDS病情程度均正相关(r=0.671、0.747,P<0.05)。结论血清CD62E、IL-17在NRDS早产儿中呈相对高表达,CD62E、IL-17水平增高的早产儿发生NRDS的风险更大,且CD62E、IL-17具有诊断NRDS与病情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研究了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对成年非洲爪瞻(Xenopus)脑片视顶盖区自发微突触后电流(mPSC)的调制作用。在顶盖区第六层细胞上,记录到自发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成分,观察到其发放频率明显高于自发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频率。在TTX和atopine存在的情况下,cabachol等nACh的激动剂可使mPSC的频率增加,但振幅不受影响。nAChR的竞争性拮抗剂DH-β-E可抑制由于加入nAChR激动剂所引起的频率增加,而对nAChR亚单位的选择性阻断剂mecamylamine,则仅能在个别细胞上发挥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汪宏斌  温晓红 《华夏医学》2005,18(3):390-39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从分娩方式、出生胎龄与体重、疾病因素3个方面予以归纳总结。结果:不恰当的分娩方式、早产、低体重与巨大儿、母婴疾病与脐带、胎盘因素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防治母婴疾病.及时处理胎儿窘迫,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生后6 h、3 d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预测窒息早产儿矫正年龄6个月时不良神经行为学发育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产科...  相似文献   
110.
吴银弟  温晓红 《安徽医药》2018,39(6):734-736
目的 探讨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早期多器官损害及早期规范化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疑似梅毒新生儿,将其中56例先天性梅毒高危儿作为A组(母亲妊娠期行正规驱梅治疗50例,未正规或未治疗6例),29例先天性梅毒儿为作B组(母亲妊娠期行正规驱梅治疗3例,未正规或未治疗26例)。回顾分析两组新生儿早期出现白细胞下降、白细胞升高、贫血、血小板下降、病理性黄疸、皮肤损伤、骨骼损伤、心肌酶异常、肺炎、神经系统损伤、水肿的发生率。结果 A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75.00%、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78%、贫血发生率为12.50%、神经系统感染与水肿发生率为0.00%,均低于B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白细胞下降、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骨骼损伤、心肌酶异常及肺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梅毒对新生儿早期危害大,需早期规范化治疗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