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尤以老年人为常见.急性发作期多采用中西药对症治疗,而临床缓解期的治疗对减少急性发作,改善体质,以致根治,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应用温肾补肺固本散为主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112例,并与单用核酪注射液治疗的5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下段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 1993年10月~2004年4月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生食管中下段癌的5例患者将残胃、脾、胰尾转移到胸腔主动脉弓上或弓下食管残胃端侧吻合,男4例、女1例,2次手术时间间隔6~15年,年龄44~65岁.结果 1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经呼吸机治疗后全愈,未发生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胃大部切除后中下段食管癌将脾、胰尾转移到胸腔食管残胃吻合重建上消化道是一种符合生理要求,术式相对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盂唇缝合与清理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伴发盂唇损伤的效果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损伤盂唇的处理方式分为盂唇缝合组(23例)与盂唇清理组(23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屈髋90°髋关节内旋活动度、α角、改良Harris评分(mHHS)、VAS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HTH〗结果〖HTK〗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末次随访时改良Harris评分与屈髋90°髋关节内旋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与α角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屈髋90°髋关节内旋活动度、改良Harri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髋关节〖JP2〗镜下盂唇清理与缝合治疗凸轮型FAI均能明显缓解髋部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且盂唇缝合比盂唇清理术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4.
胰腺损伤并不常见,仅占腹部损伤的0.2%~6% ,却是腹部最为复杂而严重的一类创伤,处理上存在较大困难,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其中胰漏是最常见和严重的一种,是术后导致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地防止胰漏发生,作根据彭式捆绑式胰肠吻合法在Ⅳ~Ⅴ级胰腺损伤中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96.
我院自2000-08对20例直肠癌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媒体陆续报道了数起影响较大的疫苗事件,如2005年的安徽甲肝事件、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等等。对于疫苗安全问题,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群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此宁波市鄞州区研发并应用了"疫苗全流程智能化实时监管系统"。该项目以全流程实时智能化记录方式摒弃了手工固定时间记录温度的工作模式,使疫苗24h处于疾控中心和接种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经尿道2 μm激光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为单发肿瘤,其余为多发,肿瘤直径0.5~3.5 cm.采用经尿道2 μm激光手术系统治疗,术后常规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检查.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8~45)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发生.随访92例,失访4例.平均随访时间13(5~29)个月.11例复发(11.5%).2例术后尿道狭窄,定期扩张后治愈.结论 经尿道2 μm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出血量极少,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不同教育背景实验者对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大鼠的针刺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栓子注入法建立MID模型,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职业针灸师穴位组、职业针灸师非穴组,非职业针灸师穴位组和非职业针灸师非穴组6组大鼠的行为学、体重、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结果:职业针灸师穴位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体重增加,HK、PK,G6PD活性显著增高(P〈0.05)。非职业针灸师组大鼠以上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职业针灸师针刺治疗MID作用显著,其机制与上调HK、PK、G6PD活性有关;而非针灸师针刺后无效,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教育背景研究人员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和针刺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施手法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浙江地区肺腺癌患者中EGFR和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微分离富集肿瘤细胞,采用QIAGEN DNA 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 扩增及DNA 测序技术(Sanger测序法)分析肺腺癌患者EGFR 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54例肺腺癌患者中有20例(37.0%)存在EGFR 基因突变,其中外显子19 突变14例(25.9%);外显子21突变6 例(11.1%).未检测到外显子18和20突变.K-ras突变1例(2%).外显子19男性患者的突变率为29.2%(7/24),女性为23.3%(7/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显子21男性患者的突变率为4%(1/24),女性为16.7%(5/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浙江地区肺腺癌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突变率无明显差异;EGFR 基因的突变以外显子19 的缺失突变最常见;K-ras突变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