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在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中医中药对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理不甚明了.笔者选择了65例RRTI患儿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步态和关节肿胀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向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当归拈痛汤用于模型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做组间对照,观察造模24h后大鼠步态并进行行为学评分,并用足爪容积测量仪测定造模后不同时间大鼠的踝关节肿胀度。结果:当归拈痛汤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步态异常,并能显著降低其踝关节肿胀度。结论: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10只,采用向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当归拈痛汤用于模型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做组间对照,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炎性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降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丹芍汤对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尿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芍汤对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尿IL-6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阴虚湿热证的患者随机为丹芍汤组和西药对照组,检测治疗1个月前后的症状积分值,尿畸形红细胞数。24h尿蛋白量,BUN,SCr,并采集晨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的尿IL-6水平。结果:丹区汤组在改善症状,减少血尿和降低尿IL-6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组,丹芍汤组治疗后尿IL-6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西药组尿IL-6含量仍高于正常组及丹芍汤组。结论:降低尿IL-6水平可能为丹芍汤清热祛湿,滋养肝肾的作用机制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怪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温肾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尿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CRF脾肾阳虚、湿浊瘀阻证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肾泄浊汤。治疗 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尿IL - 6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尿IL - 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对照组无明显改变 ,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改善肾功能方面亦优于对照组 (P <0 .0 5和 0 0 1)。结论 温肾泄浊汤能够抑制CRF患者尿IL - 6分泌和改善肾功能 ,这可能是其治疗CRF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是1993年被克隆确认的水通道蛋白家族中的一种,近年来对其在人体分布、对水平衡调节、生理病理情况下在肾脏中的表达研究较多,已知AQP2是,肾脏在生理条件下最主要的受血管加压素(AVP)调节的水通道,是参与体内水平衡调节的重要物质,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水潴留中起重要作用。现就AQP2与CHF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7.
温肾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肾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RF脾肾阳虚、湿浊瘀阻证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血浆E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改善中医症状和肾功能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温肾泄浊汤能够降低CRF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改善肾功能,该方对血浆ET水平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治疗CRF 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8.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以中药加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单以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肾功能、血脂及血液粘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3%,明显优于对照组67.50%(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肾功能、消除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血脂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或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养阴柔肝化淤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治疗3个月,观察其临床症候并分析治疗后有关指标。结果养阴柔肝化淤法能有效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纳差、胁痛、腹胀、乏力等临床症候(P<0.01)。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ALT、TBiL下降明显(P<0.01),ALB升高明显(P<0.01),球蛋白(GLO)下降明显(P<0.05),脾厚改善明显(P<0.05),总有效率达93%,且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养阴柔肝化淤法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肾病综合征继发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方法: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以火把花根片治疗,对照组36例以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脂、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脂代谢及肾功能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能明显改善肾病综合征继发的脂质代谢紊乱,可改善肾功能,消除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