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冠心病患者口服刺梨汁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寻找有效抗脂蛋白氧化剂。方法:28例男性心肌梗塞存活者持续口服富含多种抗氧化剂的天然刺梨果汁30天,每天三次,每次10ml。结果:服刺梨汁后患者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均无变化,而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下降;血浆纸生素C、E水平显著升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LDL氧化程度显著降低;LDL氧化延滞时间亦明显延长。结论:刺梨汁提高了患者血浆抗氧化剂水平及LDL抗氧化能力,导致氧化LDL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62.
本文测定和分析了105例心肌梗塞存活者(MIS)的脂蛋白(a)[Lp(a)]和载脂蛋白(apo)B,A_1,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IS 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达46%[不计 Lp(a)]或68%[计入 Lp(a)]。与对照组和高血压组(HT)比较,MIS 组 Lp (a)增高非常明显。Lp(a)与其它血脂成份均无相关性。Lp(a)可作为一个良好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63.
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表型的研究李军,庄一义,汪俊军,张春妮(南京军区总医院生化科)脂蛋白(3)[Lp(a)]中的蛋白质是由apoB100和一富含神经氨酸的糖蛋白即Lp(a)特异性抗原。apo(a)以二硫键共价相连而成。现研究发现,apo(a)...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刺梨汁(RRTJ)促U937细胞凋亡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RRTJ在体外作用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株。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测定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一氧化氮(NO)分泌量;并通过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析RRTJ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刺梨汁显著抑制U937细胞生长,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随RRTJ浓度增加,U937细胞凋亡率增高,baxmRNA表达量上升,而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U937细胞NO释放量也随RRTJ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RRTJ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生长周期、降低bcl-2/bax比值,同时诱导NO分泌,促进U93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LDL-IC)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39例冠心病组患者及111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LDL-IC浓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弥漫性病变组及局限性病变组;重度狭窄组及轻度狭窄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患者LDL-IC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患者[(2.75±1.22)AUvs(2.35±0.83)AU,P<0.05]和单支病变组患者[(2.75±1.22)AUvs(1.82±0.50)AU,P<0.01]。②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组LDL-IC水平高于局限性病变组患者[(3.06±1.07)AUvs(1.72±0.32)AU,P<0.01]及正常对照组[(3.06±1.07)AUvs(1.55±0.71)AU,P<0.01]。③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LDL-IC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患者[(2.88±1.10)AUvs(1.82±0.50)AU,P<0.01]及正常对照组[(2.88±1.10)AUvs(1.55±0.71)AU,P<0.01]。结论:LDL-IC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LDL-IC)诱导U93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DL-IC诱导不同浓度的IFN-γ预处理的U937细胞,通过RT-PCR分析MMP-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U937细胞MMP-1表达量低.LDL-IC可增强U937细胞MMP-1mRNA的表达,而单独IFN-γ处理对MMP-1表达无影响;LDL-IC对经IFN-γ预处理的U937细胞作用效果较未经处理的更强(P<0.01),并具剂量效应.结论:IFN-γ可增加LDL-IC诱导的U937细胞MMP-1表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7.
平律复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薇  杨静  张建忠  汪俊军  刘茂南 《中草药》2006,37(4):565-568
目的研究平律复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5m in,再灌注45 m in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监测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变化,测定心肌细胞膜C a2 -ATP酶、M g2 -ATP酶及N a ,K -ATP酶的活力,采用RP-HPLC法检测心肌组织ATP水平、腺苷酸池(TAN)水平和能量负荷值(EC)。结果平律复方(ig,0.04、0.20、1.00 g/kg)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缩短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能对抗缺血-再灌注心肌ATP酶活力的异常变化;各剂量组心肌组织ATP水平恢复为正常对照组的58%、68%和86%,TAN水平和EC值比模型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5%、49%、66%和24%、27%、29%。结论平律复方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肌组织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调查南京军区中老年干部生化指标随年龄增加变化的规律及异常检出率.方法 研究对象为南京军区中老年干部,共计1 556例(男1 417例,女139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生化指标.结果 球蛋白(Glo)、葡萄糖(Glu)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减低.每10年血Glu增高0.14mmol/L,其中从49-69岁,每10年血Glu增高0.34 mtol/L;男性尿素(Urea)、肌酐(Cr)随年龄增长而增高,Urea每10年上升0.244 mmol/L,Cr每10年上升2.78 μmol/L,总胆固醇(T℃)、甘油三酯(TG)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女性50岁以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明显升高.Cr异常增高率最低,另有3.4%的人为低血糖.本人群所有指标均呈偏态分布,除Cr外所有指标的95%百分区间均大于目前国内参考范围.结论 由于不同人群生化参考值存在年龄和地区性等差异,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实验室针对不同年龄和地区人群设立不同参考值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69.
高甘油三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强危险因素已经得到公认,但是否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一直存在争论.脂蛋白分解代谢产物残粒样颗粒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产物.免疫吸附结合酶法测定脂蛋白代谢残粒中胆固醇含量,简便易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证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是非致病性的,而脂蛋白代谢残粒是具有强致病性的组分.血浆脂蛋白代谢残粒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强危险因素,且与疾病的程度相关;同时其在肾病、糖尿病、Ⅲ型高脂血症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患者中均升高.本文就脂蛋白代谢残粒的生物化学特征、代谢过程、检测方法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脂质代谢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脂质稳态失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非编码、短链RNA,其功能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多种miRNA参与调节脂质合成、分解及转运等过程,并在血脂异常患者中表达量发生变化,在脂质代谢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脂质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