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神经功能的残障率。方法回顾性总结了9例海绵窦内肿瘤,经前外侧或外侧硬膜外入路,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开海绵窦外侧壁夹层,按神经走行方向切开,辨认肿瘤生长和颅神经的关系分块切除肿瘤。结果9例海绵窦内肿瘤中,其中海绵状血管瘤1例,神经鞘瘤6例,脑膜瘤2例。全切除5例,3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6个月后新出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减轻2例,完全恢复1例。结论明确的海绵窦区显微外科解剖概念,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以及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海绵窦区肿瘤的全切率,降低术中出血、术后残障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2.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是基底节区,约占60%,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预后较差。目前对于手术方式选择的意见尚不一致。但在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中手术技巧显然是其关键。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我们采取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手术中显微手术组和非显微手术组共49例,均为出血量较大的严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病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显微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一定的进展,因其疗效高且毒副作用小而受到广大病人的欢迎.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4.
汪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16-716
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行各类甲状腺切除术1216例,出现呼吸道梗阻36例,35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35~65岁,术前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单纯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癌12例,桥本病3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泪液分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对10例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患者的两眼术前术后泪液分泌功能变化进行1:1配对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非手术眼反射性泪液分泌较手术眼及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眼反射性泪液分泌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眶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治疗后泪腺仍然可以恢复部分泪液分泌功能,手术时不宜切除过多的肿大泪腺.  相似文献   
86.
汪亮 《吉林医学》2006,27(9):1021-1021
卵巢转移瘤占全部卵巢恶性肿瘤的8% ̄10%,其中胃肠道肿瘤卵巢转移占80% ̄90%,且与病人年龄、肿瘤病理分期、组织分型等具有一定关系。现将我院普外科1992年 ̄2001年女性胃肠道恶性肿瘤卵巢转移18例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年龄23 ̄65岁,平均44岁,胃癌8例,降结肠癌1例,乙状结肠癌2例,直肠癌7例。1.2胃肠肿瘤病理分型:8例胃癌PTNM分期,Ⅱ期2例,Ⅲ期6例;组织学分型,乳头状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4例,粘液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10例大肠癌Duckes分期,B期2例,C期7例,D期1例;组织学分型,低分化腺癌4例,中、高分化腺癌3例,粘液腺癌3…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选定病灶面积(CSA)和血流面积(CFA)变化情况,探讨OCTA在该类疾病治疗效果评估方面的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19-07在我院眼科确诊为wARMD并且在我院接受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及后续治疗的患者22例27眼纳入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按3+prn方案给予抗VEGF药物治疗。对比观察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CSA、CFA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CVA(LogMAR)与CMT、CSA、CFA的相关性。

结果:wARMD患眼治疗后3mo BCVA(0.512±0.367)、CMT(223.271±17.795μm)、CSA(0.085±0.013mm2)、CFA(0.015±0.008mm2)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 治疗后3mo BCVA与治疗前及治疗后3mo CMT、CSA、CFA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OCTA能够清晰显示并量化wARMD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CSA和CFA变化,为wARMD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脉络裂颞部在选择性海马杏仁切除中的解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络裂颞部在选择性海马杏仁切除中的解剖学意义。方法:15例(30侧)成人尸体头颅进行巨微解剖。结果:颞角脉络膜裂是重要解剖间隙,其内有海马动脉、脉络膜前动脉走行,海马动脉是海马结构的主要供血动脉,静脉回流入基底静脉。结论:充分利用脉络裂颞部标志可以保证明确的解剖定位,根据脉络裂定位海马周围结构,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可以提高经皮层选择性海马杏仁切除术的手术精度,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信迪利单抗应用在Ⅳ期肺鳞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间重庆市西南铝医院收治的160例Ⅳ期肺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取吉西他滨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吉西他滨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化疗总有效率为63.8%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腹泻、皮疹、脱发、肝功能损害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生存时间为11个月(95%CI:8.62~13.31),长于对照组的7个月(95%CI:7.5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信迪利单抗能提高Ⅳ期肺鳞癌患者的化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肿瘤细胞因子浓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颅眶区手术临床应用解剖,提高颅眶区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采用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治疗的18例颅眶沟通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眶额或眶额翼点入路,眶板切除至眶上裂,咬除蝶骨嵴,打开眶上裂,切开颞极硬脑膜索带,结合圆孔处分离硬脑膜夹层,显露海绵窦前上外侧壁,于外直肌和上直肌起点之间切开Zinn腱环,依肿瘤大小、生长方向依次向前切开眶骨膜壁,显露肿瘤。结果:18例颅眶区肿瘤中,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4例,全切除率为77.8%。眼球突出恢复正常或好转8例(8/10),眼球疼痛全部得到缓解。结论:颅眶沟通瘤采用前外侧硬脑膜外入路,肿瘤显露范围充分,可同时处理眶内肿瘤和颅内肿瘤,眶上裂的显微解剖有利于在处理切开总腱环时保护颅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