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膝骨关节炎(KOA)是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疼痛是KOA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外治法是缓解KOA疼痛的常用治疗手段,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患者接受度高。目前临床常用的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冲击波、中药熏洗等。尽管外治法具有缓解KOA疼痛的效果,但对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存在分歧,本文就临床治疗KOA常用的各种外治法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分析,为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单纯予以舒筋活血汤、推拿按摩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对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极有帮助,但将二者联合应用于该病治疗的案例却鲜有报道。故本文探析舒筋活血汤联合推拿按摩对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开拓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骨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14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组,各70例,A组单纯予以舒筋活血汤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按摩辅助治疗。将所有受试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均纳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采用Baird-Jackson、AOFAS评分系统、关节肿胀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1年后发现,A组Baird-Jackson评分系统的优良率(84.06%)较B组(95.38%)低,A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的优良率(82.61%)较B组(93.85%)低。2组治疗前关节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3±0.31)分vs.(1.78±0.29)分,P>0.05],A组治疗后关节肿胀评分显著低于B组[(0.59±0.17)分vs.(0.71±0.24)分,P<0.05]。 结论 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地予以舒筋活血汤联合推拿按摩对改善踝关节功能有较大帮助,效果很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外洗方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237例患者给予中药外洗方熏洗治疗,配合手部功能锻炼,7d为1疗程.结果:237例患者中显效165例,有效7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外洗方治疗手外伤术后肢体肿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背景:目前在Haglund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Haglund病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7~58岁,平均42.5岁。采用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足踝部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和切口周围麻木。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5.8个月,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1~93分(平均83.6分)。其中优10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为86.7%。X线检查未见跟腱周围新生骨增生,MR提示跟腱愈合良好。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锚钉重建跟腱止点治疗Haglund病,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但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5.
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岁。热压伤5例,机器挤压伤8例,鞭炮炸伤3例。缺损面积:1.3 cm×2.3 cm-2.6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1.5 cm×2.5 cm-2.8 cm×5.2 cm。观察皮瓣外形及两点分辨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供受区没有并发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前臂供区直接缝合11例,游离植皮5例。所有病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8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6-9 mm。供区外形较好,无明显功能障碍,伴轻度瘢痕形成。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带感觉神经等优点,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Pilon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7月,收治Pilon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6~63岁,平均32.2岁。Pilon骨折术后至此次手术时间为1~6个月,平均3.2个月。创面伴骨、钢板螺钉外露,创面范围9 cm×5 cm~13 cm×7 cm。VSD治疗后,切取大小为10 cm×6 cm~15 cm×9 cm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6例)或游离植皮(17例)修复。结果术后3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片除1例出现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均成活。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色泽好。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按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定:获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结论应用VSD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Pilon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可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57.
肢体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是小儿一种严重创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感染及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本文通过对25例小儿下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治疗和临床随访资料分析,探讨其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背景:Chopart关节的骨折脱位是足部的一种严重创伤,对足部的功能以及外形有严重的影响,治疗难度大,我们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目的:探讨中足损伤中合并跟骨头部骨折、足舟骨骨折脱位的Chopart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治疗的合并跟骨头部骨折、足舟骨骨折脱位的Chopart关节损伤治疗的12例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32-66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重物砸伤4例。无其他合并伤。患者择期采用中足内外侧双切口骨折脱位复位接骨板螺丝钉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案。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3-21周,平均17.5周。Chopart关节脱位均得到良好复位。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评分为70-95分,平均82.5分。结论:对于合并跟骨头部骨折、足舟骨骨折脱位的Chopart关节损伤,采用中足内外侧切口手术,恢复足内外侧纵弓解剖关节,维持足部正常形态、运动和稳定功能,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59.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成活率已大大提高,但断指再植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一直备受临床关注。我们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其对断指再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切取术后供区创面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112例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患者,供区创面根据个体化差异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打包、游离植皮加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一期VSD治疗后延期游离植皮加VSD及逆行腹壁浅动脉皮瓣闭合创面。结果:112例中有4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远供区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伤口边缘皮肤坏死2例,植皮区皮肤坏死8例,伤口感染10例,伤口迁延不愈10例。远期并发症包括:严重瘢痕7例。供区大腿胀痛不适4例。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的修复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创面及患者个体差异选用并发症少、损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