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黏膜的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易反复发作,是消化科一大顽疾[1]。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应用柳氮黄胺吡啶(SASP)保留灌肠治疗UC患者28例,同时做好保留灌肠的护理,并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取得了显著疗  相似文献   
23.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两种进针法对皮下瘀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花  董小芳  李蔚  胡孟泉  董一民 《江西医药》2007,42(11):1080-1081
低分子肝素钠又称吉派林,具有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用药途径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在临床应用中皮下瘀斑仍是其常见的副反应.为了解决局部皮肤瘀斑问题,我们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事物本质总是通过事物现象所反映,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也往往通过某种现象所反映。本篇就《内经》中提到的“七损八益”进行探讨,“七、八”不仅代表有益或有害于身心健康的交媾方法,实际上它折射出了中医学所携带的文化基因。即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复方温热加工后外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9—2011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温热加工的中药复方共222首,采用Access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提炼用药规律。结果:总结使用药物分类频数频率、各类常用药物频数频率、高频使用药物的结果。结论:中药复方温热加工外治类风湿关节炎,重在运用祛风湿、活血化瘀、解表、补虚、清热药,以畅通气血,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即使为补虚药也宜选补而不滞、兼有散通之药。常用高频药物为桂枝,能加强方药发散通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风药新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药是一个法象药理名称,其本义为具有风木属性的一类药物。近代以来,随着风药名称与内涵的嬗变,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或认为无表证者不宜,或认为内伤杂病者不宜,以致其运用范围日益萎缩。通过对风药概念溯流穷源的梳理,阐明风药不宜简单等同于"解表药"及"祛风药"。进而从玄府理论新视角认识风药,指出其辛散、开发、走窜、宣通之性,不仅能开发肤表的毛孔(解表发汗),而且能开通体内脏腑组织的玄府,在与多种药物的配伍应用中,常可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前期重点开展的风药增效活血化瘀实验与临床研究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治血先治风"的治则新理论。课题组拟以肝纤维化(血瘀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TGF-β/Smad通路为切入点,采用TGF-β/Smad信号通路芯片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QT-PCR方法加以验证,以期进一步从分子层面上揭示风药增效的机理。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9—2011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敷擦复方共111首,采用Ac-cess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提炼用药规律。结果: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较高,补虚药只占5.09%。祛风湿类最常用的药为生川乌、生草乌;活血化瘀药最常用乳香、红花;解表药最常用细辛;清热药最常用黄柏;化痰止咳平喘药最常用生天南星、白芥子;最常用的敷擦剂为酒、醋。结论: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在运用祛风湿、活血化瘀、解表、清热、化痰药物,以畅通气血,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常用毒性药物为生品川乌、细辛、草乌,复方应配伍解表药、开窍药以促进药物在体表的吸收。  相似文献   
28.
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较为常见和严重的一个类型,多数患者在患病后需调整生活质量,而最主要的是改变原来的行为,如增加运动、改善饮食、戒烟、缓解紧张情绪和坚持治疗等。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AMI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尤为重要,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我们对25例AMI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血液供应长期受到障碍,心肌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及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疾病.目前倾向于认为营养失调能引起心血管紊乱.已有的证据表明高胆固醇(Tc)血症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解决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将58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术后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术后系统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