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3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293篇
口腔科学   277篇
临床医学   1219篇
内科学   552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75篇
特种医学   325篇
外科学   684篇
综合类   2360篇
预防医学   883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958篇
  17篇
中国医学   1063篇
肿瘤学   354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08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方法及避免副损伤的措施.方法应用Olympus腹腔镜及操作器械一套.全麻下进行,体位及穿刺点均与腔镜胆囊切除相同.穿刺证实胆总管后,对胆总管直径>1.5 cm者用针式电钩直接切开;胆总管直径<1.2 cm者用剪刀切开,纵行切开1.0~1.5 cm,直视下用常规器械或胆管镜网篮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结果本组22例中,21例成功,1例由于胆囊三角区粘连紧密,镜下缝合胆总管困难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微创特点,胆总管Ⅰ期缝合更体现微创外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溴隐亭治疗垂体催乳素瘤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年来,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已有巨大进展。然后去认为药物治疗为铺助方法,但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某些肿瘤如垂体催乳素瘤(PRL腺瘤),药物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溴隐亭治疗PRL腺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舒林酸化学名(Z)-5-氟-2-甲基-1-「4-甲亚硫酰苯基)亚甲基」-1H-茚-3-乙酸,为非甾体解热镇痛新药。国产的工艺路线与国外不同,在溴化和格氏反应上有重大突破,与文献相比,总收率提高10%左右,经光谱(元素分析、紫外、红外、核磁、质谱)分析,并与国外对照品比较,图谱完全一致,确证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0H17FO3S。分子量为356.41,结构式如文内所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内端粒酶活性与染色体及P170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端粒重复放大程序-酶标法(TRAP-ELISA)和热变性姬姆萨R显带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37例AL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染色体分析和P170糖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7例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端粒酶阳性率为70.27%,P170糖蛋白阳性率为43.205,染色体的异常率达54.00%,端粒酶表达与P170糖蛋白显示出一致性,端粒酶与P170糖蛋白均阳性者完全缓解(CR)率仅为14.30%,端粒酶阳性者其染色体的异常率达65.40%,而阴性者仅为27.30%(P<0.01),端粒酶阳性者CR率为38.46%,阴性者CR率为72.73%(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阳性的AL患者预后较差,端粒酶活性与P170糖蛋白呈正相关并且染色体的异常比较高,提示三者的高表达是影响AL临床预后的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的“治未病”,作为一种重点的预防疾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第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千年辉煌,百年变迁。一面是灿烂的历史和诱人的前景,另一面则是严峻而残酷的现实。中医药在现代西方科技文明的强烈冲击下,正经历着难以言喻的“痛并快乐着”,虽然不时被罩上“时尚的现代外衣”,却仍然难掩“学术肉身”的不适和阵阵伤痛,更难安抚“学术心灵”的失落和片片迷茫。这种五彩缤纷中夹杂着令人酸楚的状态,使很多人在兴奋之余又茫然不知所措,在忧伤之后仍不明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梅仙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2):904-904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肺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几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占小儿肺炎的10%~20%。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4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可吸收钉棒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多见为急性肩关节脱位造成。以往手术切开多采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及张力带等内固定。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本院对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采用可吸收螺钉或固定棒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在建立和使用内瘘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肿胀、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手肿胀是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梗阻,动脉血流通过侧支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贵要静脉)或深静脉,严重影响手部静脉的回流,出现肿胀手,早期可以通过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长期肿胀必须重新制作内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