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2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血液透析患者下肢电阻率干体重三种测定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人体电阻率干体重测定方法及其意义。这种测定法是利用人体组织的电阻率作为指标,以评价人体的水负荷状态。此方法与经典的细胞外液测定法(溴化钠测定法)和近年来国外提出的环鸟苷酸(cGMP)测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正常人体电阻率与溴化钠测定的单位体积人体组织细胞外液容积(EFV/Mass)两者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7601,p<0.05)。而血浆cGMP浓度与电阻率和EFV/Mass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5210及0.3724,P均<0.05)。血透病人下肢电阻率和EFV/Mas呈显著负相关(r=-0.5293,P<0.05),但血浆cGMP浓度与电阻率或EFV/Mas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2106及0.2538,P均>0.05)。由于人体电阻率干体重测定法比cGMP干体重测定法准确,且比溴化钠测定法简单,可作动态观察,故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2.
对提高肾脏病诊治水平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提高肾脏病诊治水平的几点看法毕增祺近年来,我国肾脏病学发展很快,对于肾脏病的认识,包括原发的和继发的,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看,与十几年前比,都有很大提高。但另一方面,如何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仍是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问题涉及面很广,仅从临床角度来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中黏附细菌的上皮细胞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98±6.08)岁、反复发生尿路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进行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共150例次,对部分患者尿标本进行沉渣涂片染色与相差镜检比较,同时进行尿常规以及尿细菌培养计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检查结果的变化,分析应用相差显微镜检出的附菌上皮细胞在诊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中的意义。结果尿相差显微镜检查附菌上皮细胞是诊治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特异性指标,与尿培养细菌计数结果成正相关(r=0.8888,P<0.05)。单独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附菌上皮细胞诊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特异性为84.8%,单独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的特异性为51.9%。结论尿相显微镜检查附菌上皮细胞是诊断尿路感染比较特异、敏感和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GM中毒性ATI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程度及外源性EGF对这种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分为三组:①正常对照组(NL组,n=7);②GM致ATI组(G组,n=20);③GM+EGF组(GE组,n=19)。分别在GM或GM+EGF注射后第1、4、8、12天测定肾小管上皮细胞的^3HTdR掺入率和血清肌酐,并在光镜和电镜下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GM中毒后(G组)动物肾组织细胞凋亡呈双峰现象,即在肾组织损伤早期(第1天)和肾组织增殖晚期(第8天)均出现细胞凋亡。而GM与EGF共处理后的动物的细胞凋亡在上述两阶段均较G组动物减少,且^3HTdR掺入率均较G组动物明显增加。结论 ①在GM中毒性ATI模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呈双峰现象,表明细胞凋亡是早期肾小管扣伤的一种表现,而肾小管再生阶段出现细胞凋亡可能在维持细胞数平衡中起一定作用。②外源性EGF对GM中毒性ATI模型早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应用改良的Canessa氏法,测定了21例ⅠgA肾病病人(ⅠgAN)、13例肾实质性高血压病人(RHT)的红细胞钠/钾逆转运率(RBCNa+/Li+CT)活性,并与23例正常人(NOR)及ll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EHT)进行对照。结果:(1)EHT及其有高血压家族史的EHT病人RBCNa+/Li+CT均明显高于正常人;(2)伴高脂血症的RHT病人RBCNa+/Li+CT明显升高;(3)单纯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伴高血压的ⅠgAN病人RBCNa+/Li+CT明显高于正常人;(4)34例肾脏病病人RBCNa+/Li+CT与血清胆肥固醇水平呈正相关。结果提示RBCNa+/Li+CT活性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标志”;部分肾性高血压病人及ⅠgAN病人的RBCNa+/Li+CT活性增高可能与伴发高脂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索大黄提取物(RE)对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作用.我们研究了口服RE对双肾次全切除大鼠和慢性肾衰病人血清肌酐(Scr)或(Scr~(-1))的影响.在RE处理的双肾次全切除大鼠中,Scr上升速度及尿蛋白定量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尿渗透压则明显升高。肾病理检查发现RE大鼠残余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我们对26例慢性肾衰病人口服RE前后的Scr~(-1)和病程的关系进行了长期观察(分别为17.8±8.2月和20.5±10.4月),发现RE治疗后平均相关系数(-0.0036±0.0018)比治疗前(-0.0129±0.0029)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28.
九十年代慢性肾衰防治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慢性肾衰防治的展望郑法雷,毕增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损害,并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CRF在临床十分常见,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可造成很大危害。近廿年来,由于现代肾脏病学的发...  相似文献   
29.
王叔咸教授1904年9月5日生于上海,193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0~1942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助教、讲师、副教授及结核科主任。1936~1938年在美国、奥地利进修学习及考察。1945~1985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内科一级教授、医学系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肾脏病研究室主任,中华肾脏病学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等。  相似文献   
30.
主动免疫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脏器损伤的疾病,肾脏中主要的受损器官。目前防治狼疮性肾炎(LN)主要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有副作用较大的缺点。目前国外出现的主动免疫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包括(LN),是值得重视的苗头。本文将对此法治疗狼疮性肾炎进行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