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自发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OLETF)大鼠不同病程阶段附睾脂肪组织脂肪分解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OLETF大鼠为实验组,同品系Long-Evans Tokushima Otsuka(LETO)大鼠为对照组,在8、18、28周龄时分别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取附睾脂肪组织以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丙三醇释放量作为评价脂肪分解的指标。用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附睾脂肪组织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 ATGL)、脂滴包被蛋白 (perilipin)、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及其磷酸化形式(p-ERK)的含量。结果:(1)与同周龄对照组比较, OLETF大鼠附睾脂肪组织重量/体重在18周龄[(1.80±0.09)% vs (1.23±0.07)%, P<0.01]、28周龄[(2.51±0.12)%vs(1.56±0.08)%, P<0.01];OGTT 1 h血糖在18周龄[(26.00±3.09)vs(10.50±0.82) mmol/L, P<0.01]、28周龄[(23.15±0.55)vs(9.72±0.17) mmol/L, P<0.01]及2 h血糖在18周龄[(16.19±1.22)vs(7.47±0.35) mmol/L, P<0.01]、28周龄[(17.96±2.00)vs(9.24±0.47) mmol/L, P<0.01]均明显升高。28周龄时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8.17±13.35)×10-3 vs(19.61±0.20)×10-3 U/L, P<0.01]。(2)与对照组相比,18周龄时OLETF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丙三醇释放量增加34.7% [(213.0±12.5)vs(158.2±11.7) nmol/(g·h), P<0.05],28周时则减少33.5%[(210.2±37.8)vs(315.9±25.0) nmol/(g·h), P<0.05]。(3)OLETF大鼠18周龄时 HSL表达无明显变化,ATGL表达减少,但perilipin表达减少,p-ERK表达增加,28周龄时HSL和ATGL表达均减少。结论:随OLETF大鼠病程进展,其附睾脂肪组织脂肪分解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早期脂肪分解的增加可能与perilipin表达下降及p-ERK表达增加有关,后期脂肪分解的减少可能与ATGL及HSL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究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换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湿性组与干性组,其中干性组(n=41例)采取传统干性换药法,湿性组(n=41例)采取湿性愈合理论指导换药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般指标及溃疡愈合速度。结果湿性组的总有效率、换药间隔时间、溃疡愈合速度显著高于干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组的住院时间、换药时间显著低于干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理论指导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中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可显著缩短换药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溃疡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青白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醋酸腹腔注射,番泻叶水煎液灌胃后,应用青白栓进行治疗,以观察其药效学作用。结果:青白栓高、中剂量组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痛均有镇痛作用,对番泻叶引起的腹泻均有不同程度的止泄作用,与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青白栓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24.
段玉敏  王宾  王尚农 《山东医药》2010,50(25):68-6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与骨钙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男性和100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影像学和生物化学指标检查。以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和动脉内膜厚度(IMT)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结果骨钙素与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禁食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呈负相关(P〈0.05),与男性患者的脂肪百分比、baPWV和IMT呈负相关(P〈0.05)。骨钙素与绝经后女性的总脂联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经对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 c进行调整后,骨钙素在男性中仍与baPWV和IMT显著相关。结论血清骨钙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总脂联素、脂肪量和动脉粥样硬化参数相关;骨钙素不仅是重要的骨代谢指标,而且是糖和脂肪代谢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仙脉通胶囊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NO的浓度和iNOS活性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仙脉通高剂量组(10.8g.kg-1)、中剂量组(5.4g.kg-1)、低剂量组(2.7g.kg-1)和阳性药对照组。预防给药7d,于第七天给药后30min,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心肌缺血模型,造模后治疗7d。于末次给药后30min,取心肌组织测定一氧化氮的浓度、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结果:仙脉通高剂量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NO浓度显著升高,总NOS的活力和iNOS的活力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仙脉通能抑制心肌组织中iNOS的活性,升高NO浓度,从而起到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独角莲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独角莲20%乙醇提取物对人胃腺癌MGC-803、肝癌Hep-2、肺癌A549、乳腺癌MCF-7细胞杀伤率、半数抑制浓度的测定,确定对独角莲20%乙醇提取物的最佳敏感瘤株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该肿瘤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1.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MTT法,检测药物对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96h的肿瘤细胞形态。结果:独角莲20%乙醇提取物对胃癌MGC-803、肝癌Hep-2、肺癌A549、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与细胞作用72h时的IC50分别为(74.14±5.29)mg/mL、(81.61±6.14)mg/mL、(128.26±11.43)mg/mL、(120.26±9.46)mg/mL,与细胞作用48h时的IC50分别为(94.55±6.85)mg/mL、(108.94±8.69)mg/mL、(187.78±9.87)mg/mL、(280.54±14.51)mg/mL;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独角莲20%乙醇提取物能使MGC-803细胞发生凋亡。结论:独角莲20%乙醇提取物对胃癌MGC-803瘤株最敏感且可使该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7.
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糖尿病造模组30只。以高热量饮食+链脲佐茵素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6只再随机分为2组,即单纯糖尿病组13只,糖尿病+大蒜素组13只。糖尿病+大蒜素组喂高脂高糖饲料加大蒜素3周。测定大鼠FPG、血清XOD、SOD、MDA和TNF-α、CRP、PAI-1及IL-6水平的变化,观察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升高,血浆SOD活性降低而MDA、XOD含量增加,血浆TNF-α、PAI-1及IL-6水平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服用大蒜素后,空腹血糖的升高、血浆SOD的减少和MDA、XOD含量的增加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血浆TNF-α、PAI-1及IL-6水平也有所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一定降血糖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15(KLF15)是否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影响胰岛素抵抗。方法:建立小鼠模型和细胞模型,细胞蛋白电泳检测细胞内目的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KLF15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LRP3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KLF15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结果: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小鼠模型中,小鼠诱导后1~4个月,血清KLF15 mRNA表达量水平被抑制。用10、20、40 mmol/L葡萄糖诱导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内KLF15 mRNA表达量水平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减少(均P<0.05)。小鼠组织中,KLF15、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在空白组表达最高,其次分别为1、2、4个月组;NLRP3在空白组表达最低,1、2、4个月组依次升高(均P<0.05)。在体外模型中,si-NLRP3质粒可以降低NLRP3表达量;抑制NLRP3表达可以减少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