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228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634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42篇
  2篇
中国医学   245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总结重型肝炎实施急诊肝移植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拟行急诊肝移植治疗的重型肝炎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实施急诊肝移植手术。结果34例患者中,14例在等待供体中死亡,另9例在转入我科时已丧失手术机会,于3d内死亡。11例急诊肝移植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其中1例术后7d死于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20d死于原发性移植肝功能不良合并肾功能衰竭,其他9例术后均恢复顺利。随访6~29个月,1例于术后12个月死于慢性排斥反应,余8例情况良好。结论急诊肝移植是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移植的有效方法,其指征为:(1)Ⅱ级及Ⅱ级以上的进行性脑病;(2)PT延长15 s以上(或凝血酶原活动度<30%);(3)血清TBIL(300μmol/L(17.5mg/dl)或TBIL进行性升高(每天>17.1μmol/L)。  相似文献   
32.
笔者对1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采用背驮式肝移植及常规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达利珠单抗(赛尼哌)、他克莫司(FK506)、酶酚酸酯(MMF)及激素联合用药。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移植肝肾功能良好,现已存活15个月。提示完善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合理治疗措施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移植肝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光固化复台树脂是目前修复前牙体病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材料,已广泛用于临床,修复后即可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但是较长时间的修复效果仍为口腔科医生关注.现将我们对1986至l994年间的病例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酚妥拉明对婴幼儿腹胀的疗效观察:附6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5.
患者,女性,35岁。因反复口、眼溃疡3年,伴发热、关节痛3月,有自愈倾向。在外院行皮肤活检、病理诊断为白塞氏病,不完全型。予以皮质激素治疗,溃疡愈合。1989年7月初出现阵发性呼吸紧促,口唇发绀,心悸,胸闷,于1989年7月17日收入院。既往无心肺病史。查体:体温38℃,脉搏128次/分,呼吸46次/分,血压12/8kPa,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口腔粘膜无溃疡,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不怒张,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呼吸动度对称,无三凹征,胸部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粗,无干湿鸣,心界不大,心率128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化验:血红蛋白121g/L,白细胞4.2×10~9/L,中性71%,淋巴28%,单核1%,血沉44mm/h、抗0 1:400,类风湿因子阴性。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 cells,BM SCs)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 N F)联合应用对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以寻求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治疗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疗法。方法:采用改良A llen打击法建立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的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观察3d再分别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BM SCs、BD N F和BM SCs BD N F干预。脊髓损伤移植后1、3、5周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及CSEP评测,5周观察脊髓结构的变化。结果:与BM SCs组、BD N F组相比,移植后第5周,BM SCs BD N F联合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结构恢复较好,第3周、5周后,BM SCs BD N F组的CSEP和改良Tarlov评分亦明显好于BM SCs组和BD N F组(P<0.01)。结论:BM SCs和BD N F联合移植对急性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8.
云南省澜沧江下游地区虫媒病毒研究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澜沧江下游地区位于我省南部,包括思茅和西双版纳两个地州。根据我国气候带划分,该地区属边缘热带和南亚热带,具有海拔低、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多以及众多生物群落和虫媒传染病复杂的特点。由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已列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合作项目。掌握该地区虫媒病毒的分布情况和宿主媒介特点,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搞好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有重要意义。近10多年来,我们在该地区采集到节肢动物、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以及动物内脏组织、血清标本共59988份(只),其中雌性成蚊8属44种54211只,蠓类950只、蜱类402只,虱子402只,鼠肺881份,蝙蝠脑453份,壁虎375只。患脑炎的乳猪脑组织1份,发热和脑炎患者血清143份,健康人血清1250份,蝙蝠血清291份,猴血清204份,猪血清197份,鼠血清535份。现将这些标本的病毒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引起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大面积野鼠自毙疫情的病原体,以便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19只自毙野鼠样本,解剖取脏器进行鼠疫耶尔森菌病原体分离、噬菌体裂解实验、F1抗原、caf1基因等病原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排除鼠疫。同时,脏器样本接种绵羊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沙氏琼脂培养基等营养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细菌、真菌类病原体;选取10只组织腐败较轻的自毙鼠,按肺组织、脑组织、腹腔脏器组织分为3份样本后,研磨、离心,再以0.22μm滤膜过滤,收集离心上清液、滤膜滤出液和滤膜截留残渣共9份样本,腹腔接种雄性、体质量30~40g昆明小鼠,每组2只,每只0.5ml。另接种0.5ml Hank’s液2只鼠作对照。共接种昆明小鼠20只。死亡小鼠解剖观察病理变化,取脏器组织接种上述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鼠疫耶尔森菌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均为阴性;自毙野鼠脏器镜检、分离培养及接种实验动物均检出G- 短小杆菌,经梅里埃VITEK 2GN、GP卡、16S rRNA扩增鉴定为多杀巴斯德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Pm) ,概率为99%;分离到的G+粗大杆菌为腊样芽孢杆菌,概率为99%。结论 多杀巴斯德菌可能是这次发生野鼠大面积死亡的病原菌。该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40.
乌索酸对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索酸(UA)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S-180肉瘤模型,以灌胃方式给药。乌索酸连续灌胃治疗9 d,测量体质量、瘤重、脾重;计算抑瘤率及脾指数;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乌索酸对肉瘤鼠免疫功能、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乌索酸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率为62.82%,脾指数较生理盐水组增加。光镜下可见大片坏死及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乌索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使肿瘤细胞阻滞在S期;肿瘤细胞凋亡率达到24.17%。结论:乌索酸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肿瘤细胞S期阻滞及诱导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