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观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建立的急性大鼠后肢动脉缺血动物模型的DSA表现。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组,每组30只。A组结扎离断右侧股动脉,B组结扎离断右侧髂总动脉,建立急性大鼠后肢动脉缺血模型。结果术后4周,A组4只大鼠右侧股动脉远端完全未见显影,模型复制成功率14.81%(4/27);14只可见少量至中等量侧支循环建立;9只可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B组3只大鼠右侧髂总动脉结扎离断远端血管未显影,模型复制成功率12.00%(3/25);10只可见少量侧支至中等量侧支循环建立;12只可见大量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两组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DSA可清晰、准确地了解大鼠后肢动脉缺血模型循环建立开放的情况。结扎单侧股动脉及髂总动脉均可建立后肢动脉缺血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目前常用的三种检测细胞凋亡方法在不同β-咔啉类生物碱浓度条件下所致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中的运用。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按不同的给药浓度分为A组40μg/ml,B组20μg/ml,C组10μg/ml,D组51xg/ml,E空白对照组,作用24h、48h。分别用MTT法、Hoechest33258细胞核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F法结果显示,A组、B组、C组、D组与E组相比较,生长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O.01);Hoechest33258细胞核染色法显示,E组细胞核浓染、边集、碎裂较少,其他组细胞核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A组、B组、C组、D组与E组相比较,凋亡核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伙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组、B组、C组、D组与E组细胞凋亡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β-咔啉类生物碱能引起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苯达唑-PEG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将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空白微球组(B)和阿苯达唑微球组(C),A、B和C组分别经肝动脉灌注0.3 ml生理盐水、空白微球2.7 mg/kg(溶于0.3 ml生理盐水)、阿苯达唑-PEG6000固体分散体壳聚糖微球2.7 mg/kg(溶于0.3 ml生理盐水)。于灌注后第1、3、7、14和42天采集大鼠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WBC)、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值。第42天处死全部大鼠,取肝泡状棘球蚴组织,观察各组病理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白细胞第1天出现暂时性升高[A组(86.11±19.14)×109/L、B组(117.11±21.76)×109/L和C组(118.11±24.52)×109/L],第7天恢复正常[A组(7.85±6.57)×109/L、B组(11.73±4.85)×109/L和C组(8.49±1.36)×109/L]。B、C组在第3天AST、ALT达到最高值[B组AST(193.15±21.57)U/L、ALT(7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0、10、20、40 μg/ml)处理SGC-7901细胞后,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24、48 h后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48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β-咔啉类生物碱(0、10、20、30、40 μg/ml)处理48 h后细胞中PTEN、Akt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β-咔啉类生物碱均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P<0.05);β-咔啉类生物碱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且伴有凋亡特有的DNA梯形条带;与0 μg/ml相比,其余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48 h后的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而Akt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咔啉类生物碱可抑制人胃癌SGC 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影响PTEN及Ak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将含有不同浓度(5、10、20、40μg/mL)β-咔啉类生物碱的培养液与SGC-7901细胞共同培养24 h和48 h。采用MTT比色法计算细胞抑制率;在荧光显微镜下用Hoechst 33258细胞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基因组DNA琼脂凝胶电泳检测凋亡梯状条带。结果 β-咔啉类生物碱对SGC-7901细胞的损伤呈浓度依赖性;β-咔啉类生物碱分别作用24 h和48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79μg/mL和12.17μg/mL;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有细胞核固缩及核断裂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术显示:阴性对照组(0μg/mL)及β-咔啉类生物碱5、10、20、40μg/mL浓度组24、48 h凋亡率为别1.66%、11.27%、20.32%、30.66%、41.42%和3.84%、15.29%、23.34%、34.87%、49.54%,细胞凋亡率伴随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加;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明显的凋亡梯状条带。结论 β-咔啉类生物碱能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