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樊成辉  邓渝林 《上海医药》1999,20(10):15-16
医院药师应深入临床进行合理用药查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便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做到领导重视、制度落实。近年来,我们坚持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协助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临床药师还要善于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寻找可能发生的原因,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交流,改进不合理部分。我们还对药物不良反应加强了监测,除了建立常规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渠道外,对我院新使用的药物品种特别是常用药品开展系统、全面的监测。对药物临床试验加强了管理,把好审查关,重点注意临床研究设计是否合理,实施过程是否正常,结果是否可靠及是否符合伦理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13.
尼美舒利片引起肝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1.1病人主诉患者,女,59岁,半月前曾因左侧膝关节滑囊炎口服尼美舒利片,2次/d,50mg/次。半月后出现腹胀,间断性,餐后加重,继而连续两次出现黑便(稀便),并呕吐2次,为咖啡样内容物,两次总量为200mL,同时出现头晕症状,开始去地段医院就诊,测血压80/60mmHg,查大便隐血阳性,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给予补液、抑酸等处理后至今未再出现呕血、黑便症状。此次为进一步诊治肝功能异常而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前后的水钠代谢及血浆抗利尿激素(ADH)、血清醛固酮(ALD)浓度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光疗期水钠代谢均有增加,入液量9.63ml/(kg.h),入纳量0.0651mmol/(kg.h).光疗期血浆ADH浓度无显著变化,血清ALD浓度则有下降.  相似文献   
15.
蔡雄  樊成辉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0):713-713
梅毒伴发肝炎及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一例蔡雄樊成辉王卫兵李启升王国俊患者女,35岁,已婚。1996年7月25日起感乏力,纳减,恶心,伴轻度畏寒,无发热,尿色深黄如酱油,自服吗丁啉等药物症状无缓解,8月15日在本院就诊查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13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米格列奈钙的LC-MS/MS法,并应用于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口服米格列奈钙片5、10、20 mg,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健康受试者单次给药5、10、20 mg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799.5±189.8)、(1 689.8±348.4)和(3 032.9±755.6)ng/ml;tmax(0.38±0.16)、(0.43±0.16)和(0.54±0.26)h;AUC0~10(1 051.3±276.4)、(2 324.5±481.8)和(5 028.8±1 283.6) ng·h/ml; AUC0~∞(1 059.4±278.2)、(2 342.8±488.6)、(5 073.9±1 315.9)ng· h/ml;t1/2(1.80±0.42)、(1.68±0.37)和(1.56±0.19)h.结论 本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米格列奈钙片的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氧氟沙星广泛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肾功能损害。本文对40例肺部感染患者静脉注射氧氟沙星前后,进行了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测定,以观察其对肾功能的影响。40例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48±9岁(24~63岁),无肾脏病史,血肌酐及尿素氮正常,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或可疑阳性(±)。全部患者确诊后即送检BUN、SCr、AER。继而给予氧氟沙星200mg静滴,2次/d,疗程10d。停用后次日及7d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体温降至正常,36例咳嗽、咳痰明显减轻,30例胸片阴影吸收好转。根据用药前尿AER分为2组,A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ER<20μg/min)30例,B组为微量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改变的初步观察樊成辉,王国俊,蔡雄,刘志民为研究感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改变的规律,以指导病情观察及治疗,1993年1~l2月我院感染科共检测70例,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对...  相似文献   
19.
男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一例倪武,樊成辉,周明行男,37岁。因畏寒、发热、皮肤潮红2天,伴腹泻、尿少1天于1994年2月2日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最高39.5℃,全身皮肤潮红,伴瘙痒;次日腹泻三次,无腹痛、里急后重。血压一度降至...  相似文献   
20.
自从干扰素问世以来,研究发现,它具有抗增殖、免疫调节、抗病毒和诱导分化等一系列功能。基因重组干扰素α-lb近年来已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并取得较好疗效。我们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lb治疗CHO 60例,报道如下。60例病人,男52例,女8例,年龄34±8岁,病程3.0±2.7年。诊断按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用赛若金注射用基因工程干扰素αlb(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3mL,im,每周3次,共12wk。分别于治疗前、治疗期间每2wk和停药时分别进行ATL、AST等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并与治疗前、后检测肝炎免疫。全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HBsAg阳转8/60(13%),HBsAg阴转20/60(33%),HBV-DNA阴转24/60(40%)。治疗后ALT复常率52%(31/60),AST复常率57%(34/60)rGT复常率40%(24/60)。干扰素治疗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发热(50%)和白细胞减少(30%)。发热体温39℃以下25例,39℃以上5例。病人发热一般在注射首剂干扰素后3~5h开始,持续8~1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